中科院遙感動態監測顯示:汶川堰塞湖風險基本消除 災區重建效果顯著
新華網北京5月7日電(周靖傑)5月5日,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發佈分析報告,由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組織啟動的“汶川地震十週年遙感動態監測”工作已經接近完成,針對震區“重大滑坡、泥石流災害”、“堰塞湖監測”、“生態恢復監測”、“災區城鎮重建”等方面取得的成果進行了系統分析,結果顯示,截至2018年,汶川震區堰塞湖風險已基本消除,災區重建和規範化的城鎮建設、現代化的公共設施建設成效顯著。
2018年是汶川地震十週年,為系統監測10年來地震災區的環境變化與災後重建進展,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3月啟動“汶川地震十週年遙感動態監測”工作,科研人員通過10年間多時相、海量衛星數據,以及高空遙感飛機及無人機獲取的航空觀測數據,以空間遙感認知汶川震後動態變化,全面評估震區生態環境恢復進程。
據記者了解,本次“汶川地震十週年遙感動態監測”工作在衛星遙感震區普查的基礎上,使用高空遙感飛機及無人機等開展遙感監測飛行,通過“航空遙感系統”配置的ADS80專業光學航空攝影相機等的高精度數據獲取能力,對北川縣、映秀鎮、漢旺鎮以及大熊貓棲息地等重點區域進行科學觀測。
在重大滑坡、泥石流災害方面,通過對5個大型滑坡群的監測發現,截至2018年,各大型滑坡群的滑坡體植被覆蓋恢復整體狀況良好,滑坡活動強度呈現明顯下降趨勢。10年間,汶川震區通過採取削坡卸載、植被修復等相應防護措施,使地質災害活躍度降低。科研人員提醒,新發滑坡災害等仍然存在,需持續進行災害風險判別和監測。
在堰塞湖監測方面,截至2013年,經過5年工程排險、自然潰決及溢流沖刷,在連續監測震區的36個堰塞湖動態變化情況中,30個堰塞湖已完全疏通,6個未完全疏通;科研人員此次利用高分衛星及航空遙感影像,再次對未疏通堰塞湖現狀進行遙感監測,結果顯示未疏通堰塞湖壩體穩定。
科研人員認為,汶川震區堰塞湖風險到2018年已基本消除,十年間堰塞湖治理取得了巨大成績,堰塞湖周邊生態環境得到恢復和改善,最大的唐家山堰塞湖壩體穩定,下游河道已經疏浚,汶川地震災區通過重建設計具有了重要旅遊價值。建議進一步科學規劃相關堰塞湖,發展特色旅遊。
在生態恢復監測方面,對汶川震區及四川大熊貓棲息地等進行的動態監測和評估結果表明,震後植被覆蓋度顯著提高,水土流失狀況也得到逐步改善。建議繼續保持生態恢復措施,減少植被破壞和水土流失,支援生態環境和大熊貓生境的持續良性恢復。
在災區城鎮重建方面,科研人員通過對房屋倒塌重災區什邡、綿竹和安縣(現為安州區)進行建築區現狀提取和變化分析,認為災區重建和規範化的城鎮建設、現代化的公共設施建設成效顯著,地表覆蓋呈現了從劇烈到平穩的變化。建議加強城鎮規劃執行力度,防範不合理不科學建設,兼顧生態保護與減災協同設計,形成可持續的城鎮建設發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