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工業經濟持續向好

2018-07-11 10:41: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今年以來我國實體經濟保持持續向好發展態勢。1至5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9%,呈加速增長態勢;實現利潤同比增長16.5%,增速比一季度加快4.9個百分點。

  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命脈。儘管上半年數據尚未公佈,但從前5個月運作態勢看,我國工業經濟延續向好勢頭,品質效益穩步提升,結構調整加快推進,傳遞出積極信號。

  7%:製造業增勢基本穩定

  5月在安徽合肥舉行的2018世界製造業大會成果豐碩,共有436個項目在會上簽約,投資總額達4471億元。

  今年以來,安徽加快製造強省建設,工業經濟運作總體保持了有速度、有品質、有效益的良好發展態勢。1至5月份,安徽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6%,為近3年來同期最好水準。“增長速度穩中有升、匹配指標穩中有進、企業預期穩中向好,‘三穩’是工業經濟目前最明顯特徵。”安徽省經信委經濟運作局副局長張曙光説。

  工信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我國製造業增勢基本穩定,前5個月增速為7%,利潤同比增長13.8%,與工業活動相關指標表現較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總體延續擴張態勢,6月份為51.5%,連續23個月處在榮枯線以上。工業用電量保持較快增長,前5個月增長7.7%,同比加快1.4個百分點。

  1至5月份,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産和供應業增加值增長10.8%,同比加快2.6個百分點,一系列數據描繪出當前我國工業經濟的運作圖景。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表示,我國製造業開放領域不斷擴大,層次不斷提高,不僅夯實自身製造實力,也為外資企業、機構等帶來良好回報。

  6.36%:工業企業利潤較快增長

  今年以來,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成為工業經濟穩定向好的關鍵因素。

  工信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上半年鋼鐵去産能深入實施,開展防範“地條鋼”死灰複燃專項抽查,電解鋁、玻璃、水泥等行業淘汰落後産能加快推進,供求結構有效改善。前5個月原材料工業增加值增長4%,同比加快1.2個百分點,實現利潤增長43.8%。其中,鋼鐵、建材行業利潤同比分別增長89.7%、45.5%,去産能成效明顯。

  此外,我國企業降本減負也在積極推進。降低製造業增值稅稅率、降低部分政府性基金徵收標準、擴大減半徵收所得稅企業範圍等降本減負舉措加快落實,出臺了兩批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政策。前5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率為6.36%,同比提高0.35個百分點,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同比下降0.31元,資産負債率同比下降0.6個百分點。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外溢正效應繼續顯現。”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寧吉喆表示,今年以來,市場化、法治化去産能紮實推進,低端供給減少,合規先進産能有序釋放,企業利潤較快增長。黃群慧認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有利於我國發展高端製造業,增加工業經濟發展後勁。

  12%:先進製造業加快發展

  “這是我們生産的一款新能源汽車,擁有語音對話、智慧導航等功能,駕駛體驗非常好。”吉利車聯網業務板塊總經理、吉利汽車研究院副院長沈子瑜説,目前,吉利已擁有新能源領域核心專利超過300項,擁有真正自主研發的新能源技術體系和解決方案。今年1至5月份,吉利汽車累計銷量達63.82萬輛,同比增長44%。按照計劃,到2020年,吉利控股集團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將佔整體銷量的90%以上。

  不只是吉利,多家汽車企業都在加快研發生産新能源汽車,這也是我國先進製造業發展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整合電路、工業機器人等産品産量增勢較好,前5個月分別增長85.8%、14.6%、33.7%,工業經濟活力凸顯。

  “我國先進製造業發展加快。”工信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前5個月,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2%,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增長9.7%。同時,我國高端裝備發展態勢良好,裝備製造業增長逐步加快,前5個月同比增長9.3%,其中,汽車行業由一季度的6.8%回升到4、5月份的11.9%和13.2%。

  (光明日報記者 劉坤)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