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夢實踐者】金沙江畔民警傳承“羊拉公安精神”

2018-06-29 16:04:00
來源:中國日報網
字號

  “我的爸爸是個警察,穿著警服真神氣,爸爸不常回家,説得最多的一句話是‘對不起,有空一定帶你去玩’。很多時候我只能在視頻聊天時見到我的爸爸,我多希望爸爸能天天陪著我,但是媽媽説,爸爸不僅要保護我們的家,也要保護許多人的家。奧,爸爸! 請您等我長大我也要和您一起保護大家……”

  月色下,歌聲旁,當一位而立之年的康巴漢子説出8歲兒子寫的詩時,他眼裏的淚水在打轉。每當聊起妻兒與父母,這位鐵骨錚錚的漢子更多的是愧疚與自責,他説每天總有忙不完的事,遇到清閒回家,老婆最常説的話是“你終於回家了”。在他心裏總覺得虧欠妻兒太多,因為缺少對孩子的陪伴,他深刻感覺到成長中的孩子與自己的對話更像是一種應付......生活中的他或許不是一個好兒子、好丈夫、好父親,但工作中的他卻是一位好警察、好大哥、好領導。儘管身體再疲憊,每當談起工作,他的眼神總放著光!

  他叫頓珠培楚,一位普普通通的公安民警,現任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羊拉鄉派出所所長。

  “羊拉鄉”在雲南的最北端,金沙江西岸的半山區,與西藏芒康縣和四川巴塘縣、得榮縣相接壤。這裡邊界線長147.5千米,平均海拔3500米,這裡是雲南最後一個通公路、通柏油路的地方。

  人在雲上走 鷹在腳下飛

  羊拉地處滇川藏三省交界的橫斷山脈地區,金沙江從此穿流而過。這裡不僅山高谷深,溝壑縱橫,其最高海拔落差近4000米。總面積達1087平方公里的羊拉鄉常住人口僅有5800多人。“人在天上走,鷹在腳下飛。”這是當地群眾對羊拉公路的生動描述。大家都説,在羊拉公路上發生車禍就是“空難”,隨時都有可能出現的落石以及猝不及防的塌方就是“空襲”。

  上世紀60年代末,德欽縣公安局羊拉派出所建立。建所後的30多年裏,羊拉派出所民警靠著雙腳,騎著警馬在高山峽谷中奔波了30多年,這裡也被稱為“馬背上的派出所”。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民警的交通工具從警馬換為了摩托,在崇山峻嶺之中,摩托車轟鳴了二十多年。

  1999年之前,羊拉鄉不通公路,到處都是坡度50度以上的陡峭大山。群山環抱中的羊拉人在山腰上相對平緩的地帶建起了一塊塊補丁似的村莊。

  當地民警告訴記者,在還沒通公路之前,從羊拉最北端到最南端,騎馬一個來回最少需要10多天,步行得20多天。即便是現在,雖然羊拉路已修車已通,但是每天一趟從香格里拉到羊拉的客車至少需要耗費四個多小時。

  近半個世紀來,這裡雖然沒有太多驚心動魄的英雄故事,但卻有諸多熱血奉獻的青春年華。如今,傳承羊拉公安精神的接力棒到了新一代民警手中,他們平均年齡僅27歲。六十年如一日,羊拉派出所民警用自己的一言一行默默守護著羊拉。

  從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羊拉派出所的每一位民警始終踐行著“不畏艱險、艱苦奮鬥、愛崗敬業、以所為家”的“羊拉公安”精神。在這裡,他們不忘為民初心,牢記維穩使命,忠誠堅守,默默奉獻。

  如今的羊拉派出所共有民警7人,輔警5人,轄區面積達1087平方公里,而民警每人平均管轄面積為181平方公里,轄4個村委會52個村民小組,1024戶,7195人(常住人口5817,流動人口1378)。

  有事找警察

  羊拉鄉的路不是很好,一旦到了雨雪季節公路塌方是常事,清理道路的事原本不歸派出所管。但在羊拉,連三歲小孩都知道“有事找警察”,每當這個時候大家都會打電話給派出所去幫忙。久而久之,清掃塌方公路成為派出所的一項工作任務。

  在頓珠培楚看來,人民警察不是要破多大的案件才稱之為警察,人民警察之所以成為人民警察是應當為人民服務。因此,平日裏羊拉派出所接到群眾關於處理塌方公路、尋找丟失牲畜、幫助困難群眾種收莊家等繁瑣事情已成為家常便飯。當然,無論遇到多麼繁瑣的事,民警們總會竭盡所能想辦法解決。

  如今,頓珠培楚還記得有次一個村民慌慌張張的跑到所裏説要找直接領導,當時頓珠培楚心想肯定出大事了不然村民不會這麼緊張,後來一問才得知村民自家栓在樹上的牛被偷走了,頓珠培楚和幾個民警跑到了到栓牛的地方看了現場,發現牛套還在但牛不見了。之後,民警安撫村民先讓他回去,頓珠培楚和幾個民警就跟著牦牛的足跡找了4個多小時,終於不負眾望找到了丟失的牛,圓滿的歸還給了村民。頓珠培楚告訴記者,當看到村民喜極而泣的表情,我們都覺得很值。

  羊拉派出所46歲的炊事員次裏卓瑪告訴記者,“在羊拉,其他單位都有週末,但是派出所的民警很少有週末。鄉里的百姓知道其他單位週末不上班,不會在週末去那裏辦事,但大家週末也會來派出所辦事。”

  懸崖邊的工作點

  位於雲南、四川、西藏三省區交界處的羅仁檢查卡點,是雲南最北端的公安檢查卡點,從此處往東8公里即可到達西藏,東南方向近80公里則是四川。

  來自羊拉交警中隊中隊長扎史品初2016年4月來到羊拉鄉派出所工作,2017年1月羅仁檢查卡點成立,從此懸崖邊的帳篷成了扎史品初和其他派出所戰友的工作地點。

  每天他們都要對進出人員進行排查並對車輛交通違法進行稽查,早上8點扎史品初都會準時到崗,凡是一級勤務期間,民警得24小時堅守在卡點,風雨無阻。扎史品初告訴記者,“這裡每年3、4月份風特別大,坐在帳篷裏就像坐海盜船一樣,感覺隨時都會被大風吹走。”

  因為受氣候和地理環境的影響,羊拉的蔬菜大多都從香格里拉或是其他地方拉進來。每當遇到雨雪天氣或塌方,蔬菜便成了飯桌上的“奢侈品”。對於駐守在卡點或是在外巡邏的民警來説,速食麵是他們最為日常的食物。扎史品初笑著告訴記者,“超市裏所有速食麵的每一種口味我幾乎都吃過了”。

  沒有電、沒有網路的工作環境讓初到卡點的扎史品初“抓狂”了好一陣子,為了適應枯燥乏味的生活,扎史品初喜歡上了唱歌,每當心情不好時,他總會對著高山峽谷來一曲,或是找所長和同事聊聊天,亦或是找下自己的老父親來取取經。

  扎史品初的父親名叫阿柱,九八年到九零年期間曾任羊拉派出所所長。如今,當這位退休的老所長回憶起曾經的羊拉故事時,滿臉都洋溢著幸福。在阿柱看來,那時的條件雖然艱苦,但大家都在羊拉的土地上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在阿柱的記憶裏,那時全所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一匹馬,每次大家都是趕著馬去轄區各個村組開展工作。

  對於兒子,阿柱很支援,在他看來環境越是艱苦的地方越是能鍛鍊人,他也希望兒子能在羊拉有所鍛鍊,並將“羊拉公安精神”繼承發揚。

  我已經20多天沒有洗澡了

  羊拉附近的村民基本不種植農作物,他們每年的主要經濟來源更多的是依靠5、6月份挖蟲草,每年一到這個時候,附近的村民們都會住在海拔4000多米的蟲草山採挖蟲草。為防止村民越界採挖蟲草引起糾紛,每年蟲草採挖季羊拉派出所民警、鄉政府和村委會組成的工作組都會上山巡山。

  作為羊拉派出所在蟲草山管轄的三個工作點之一,新蒼點在海拔4000多米的山上。羊拉派出所23歲的輔警甲巴培楚和德欽縣公安局民警賜仁都傑一起堅守新蒼點快一個月了。在見到記者時,因擔心自己長時間沒有洗澡而散發出異味,23歲的甲巴培楚問記者“我身上有沒有臭味?我在這裡已經20多天沒有洗澡了。”

  賜仁都傑告訴記者,在這裡,他們每天早上6點多起床,吃完早點備上乾糧和水就得跟著村民挖蟲草的路線開始一天的巡山,晚上7、8點回到住處是常事。山上沒有電,只能靠太陽能板供電,每天都得省著用。山上海拔高氣溫低,水的沸點只有近80℃,煮的米飯都不熟。當然,山上也沒有網路,但民警每天都得騎著摩托尋找信號彙報當天的工作。

  採訪期間,頓珠培楚感嘆道“時間過得真快,一晃眼8年就過去了。”如今的環境雖然艱苦,但頓珠培楚看來,現在的條件比過去已經好了很多。頓珠培楚坦言,未來,他將繼續堅守在羊拉,和所裏的民警和輔警一起為百姓服務,發揚好“羊拉公安精神”。

  (中國日報雲南記者站)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