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華網評:減稅降負讓實體經濟更穩步前行

2018-06-29 15:31: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毛同輝

  自今年5月1日增值稅三項改革措施實施至今,實體經濟受益明顯。據國家稅務總局貨物和勞務稅司測算,以製造業為例,稅率調整後,製造業年減稅規模超過所有行業總減稅規模的三分之一,企業稅負有效降低。

  這次增值稅三項改革措施是在過去5年營改增累計減稅2.1萬億元的基礎上實施的,包括降低增值稅稅率、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擴圍、對部分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予以一次性退還,全年減稅規模將達4000億元,也是對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全年再為企業和個人減稅8000多億元”目標的落實。一連串的數字,讓企業收穫了獲得感,釋放出財稅改革的政策紅利,貫徹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任務,更激活了實體經濟發展的強勁動能。

  減稅降負,讓實體經濟收穫真金白銀。“一絲一縷,恒念物力惟艱;一分一厘,當思來之不易。”資金是經濟運作、企業運轉的“血液”,習慣於精打細算過日子的企業,最能體會成本控制之不易,利潤賺取之艱辛。稅負降低,對於企業來説,就是真金白銀的收入。

  減稅降負,有利於實體經濟從供給側發力。利用稅率下降等增值稅改革釋放的減稅紅利,以製造業為主體的實體企業得以有充沛的現金流,來支援企業改進生産工藝、豐富産品款式、提升産品品質,同時降低産品價格以擴大銷量,從供給端釋放“提質”和“降價”雙重利好,消費者也因此獲得實惠,形成供需兩端雙受益的良性迴圈。

  減稅降負,為實體經濟邁向高品質發展“賦能”。增值稅改革推進減稅降負,不僅僅是當下實體經濟的迫切需要,同時作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也是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動力。利用減稅降負釋放的紅利,企業可以加大科技研發投入,更堅定地走創新驅動之路。特別是,傳統企業可以儘快與智慧化、數字化等新經濟領域深度融合,利用物聯網、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新技術實現自我的提升和改造,從而鳳凰涅槃、轉型升級。

  經濟發展如同駕車,負重過多開不快,配置過低也難以超越領先。既要輕裝上陣,又要創新升級,才能在市場競爭中永葆活力。實體經濟是經濟巨輪乘風破浪的“壓艙石”,更是高品質發展的主力軍。實體經濟身板硬了,負擔輕了,創新動力足了,升級進程快了,其邁向高品質發展的步伐才會更堅實、更有力!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