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國家發改委經濟運作調節局負責人:實體經濟運作持續向好

2018-06-22 08:28:00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趙展慧
字號

  “今年以來,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不斷深入,新産業、新産品、新業態較快增長,企業經營品質效益持續改善,要素保障平穩有序,供給品質明顯提高。”國家發改委經濟運作調節局負責人表示,我國實體經濟保持持續向好的發展態勢,各項數據也充分體現了實體經濟正轉向高品質發展。

  工業生産增速加快,機械、電子等行業支撐作用明顯。1—5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9%,增速同比提高0.2個百分點,比一季度提高0.1個百分點,呈加速增長態勢。機械、電子行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8.4%和12.8%,合計拉動工業增加值增長2.9個百分點,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同時,工業利潤較快增長,經營品質持續改善。1—4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5%,在去年同期增長22.7%的基礎上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企業盈利能力有所增強,1—4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6.24%,同比提高0.24個百分點;4月末企業資産負債率為56.5%,同比降低0.7個百分點。

  結構調整深入推進,高技術産業和新興産業快速發展。1—5月,高技術産業、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2%和9.3%,增速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高5.1和2.4個百分點。製造業轉型升級穩步推進,1—5月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9.7%,裝備製造業投資增長8.2%,分別比全部製造業投資高4.5和3個百分點;製造業技術改造投資同比增長15.6%,佔製造業投資的比重為45.4%,同比提高4.1個百分點。1—5月,新能源汽車産量同比增長85.8%,工業機器人産量增長33.7%,電站用汽輪機增長25.5%,智慧電視增長23.2%,電子元件增長20.9%。

  發用電增速為近年來較高水準,清潔能源發電持續增加。1—5月,全國規模以上發電量同比增長8.5%,其中太陽能發電、風電、核電同比分別增長26.3%、24.8%和11.3%。1—5月,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9.8%,增速同比提高3.4個百分點。其中,第二産業用電量增長7.7%,拉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長5.4個百分點,是全社會用電增長的最主要拉動因素。製造業31個大類行業中28個行業用電有不同程度增長,新興産業用電保持較快增長勢頭。第三産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5.1%,一些新産業、新業態用電量高速增長,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用電同比增長66.1%,網際網路和相關服務業用電同比增長63.3%,其中網際網路數據服務業用電同比增長207.1%。

  煤炭、油氣産量快速增長,市場供需總體平衡。從煤炭看,1—5月,全國煤炭産量14億噸,同比增長4%,增速比1—4月提高0.2個百分點;鐵路煤炭運量9.8億噸,增長9.9%,增速提高1個百分點。全國電煤消耗8.7億噸,同比增加9056萬噸,增長12%,增速為2011年以來最高水準。從石油看,1—5月,原油加工量24978萬噸,同比增長8.9%;成品油消費量13236萬噸,同比增長6.5%,增速同比提高1.3個百分點。分品種看,汽油消費增長5.9%,航空煤油消費增長10.8%,表明商務、旅遊出行需求旺盛;柴油消費增長6.1%,延續了去年以來持續回暖的態勢,顯示出基礎施設建設、交通物流、工業生産等行業用油需求回升。從天然氣看,1—5月,天然氣消費量1127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7.6%,增速同比提高4.4個百分點。

  貨運需求旺盛,物流運作效率不斷提高。1—5月,全社會完成貨運量188.6億噸,同比增長7%,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7個百分點。5月份鐵路貨運增速大幅提升,全國鐵路完成貨物發運量3.39億噸,同比增長11.8%,增速比4月份提高10.4個百分點。同時,隨著國家減稅降費政策效果顯現,物流成本進一步下降,1—4月每百元社會物流總額的物流總費用比上年同期下降2.3%,運輸費用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6.3個百分點。5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為56.1%,較上月回升1.5個百分點,其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60.8%,均保持在較高水準,市場預期良好,預示後期物流運作繼續向好。

  這位負責人認為,總的來看,我國經濟運作的內生動力和穩定性日益增強,傳統産業優化升級步伐加快,新産業、新産品快速增長,動能轉換不斷深化,新動能帶動作用不斷增強,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趨勢和基礎持續鞏固。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