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信心持續攀升 預期比較樂觀

2018-06-19 10:10: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今年以來,國際、國內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有所增加,但我國經濟從供給端表現出穩定運作態勢。目前國內市場供需關係得到一定改善,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市場對未來的預期比較樂觀。”國家資訊中心經濟預測部副主任牛犁説。

  從用電量、貨運量等實物量指標來看,5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11.4%,增速同比提高6.4個百分點,其中,二産用電同比增長7.7%,對全社會用電增長貢獻率為55.6%。今年前5個月國家鐵路貨物發送量同比增長6.9%。“實物量等一系列指標持續向好,釋放出實體經濟趨穩、結構轉型持續推進的積極信號。”牛犁説。

  從企業利潤等效益類指標來看,今年1—4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1271.7億元,同比增長15%,增速比1—3月加快3.4個百分點。“工業企業經營狀況良好,會對未來投資更有信心。”牛犁説。

  從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等先行指標來看,5月份,製造業PMI為51.9%,高於上月和上年同期0.5和0.7個百分點,為2017年10月以來的高點。“製造業擴張步伐加快,表明我國經濟發展動力進一步增強。”牛犁説。

  經濟運作穩中向好,帶動市場信心持續增高。“企業家信心有所提升,市場對中國經濟的預期仍然穩定向好。”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張永軍介紹,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佈的2018年第二季度企業家問卷調查報告,企業家宏觀經濟熱度指數為40.1%,比上個季度提高1.2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提高6.1個百分點。企業家信心指數為75.8%,比上個季度提高1.6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提高10.4個百分點。

  “消費者信心指數攀升,表現突出。”牛犁介紹,全球化監測和數據分析公司尼爾森發佈的2018年第一季度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報告顯示:一季度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創10年來新高,達115點,較上季度增長1個點。“當前消費市場基本平穩,消費升級勢頭不減。網路零售繼續引領增長。通訊器材、石油及製品等銷售均增長較快。隨著國民經濟延續穩中向好態勢,增加有效供給、減稅降費等一系列政策效應逐步顯現,預計後期消費市場仍將保持平穩增長。”

  與此同時,我國市場活力不斷增強。今年3月中旬,全國各類市場主體總量超過1億戶,其中企業超過3100萬戶。“市場主體數量的不斷攀升,説明我國市場活力在不斷增強。這兩年我們推進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了實質性進展,政府不斷地簡政放權,特別是降低成本、改善營商環境的一系列措施有了積極進展。”牛犁説。

  此外,國外一些研究機構編制的經濟景氣指標也反映了我國經濟走勢向好。張永軍介紹,從美國大型企業聯合會所發佈的中國經濟先行合成指數來看,近期數據意味著中國經濟仍在持續上升,並且上升態勢有所強化。前不久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稱,繼續看好中國經濟增長,仍然保持與1月份同樣的預期值,沒有下調中國2018、2019年經濟增長速度。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