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江海直達改寫歷史

2018-06-19 10:00: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

  光明日報記者 曾毅 高建進 王瑟

  坐在我們面前的是6個平均年齡32歲的小夥子。這個來自舟山的主設計師團隊改寫了我國航運江船不能出海的歷史。

  項目經理呂冰説起當時的情景,仍然難掩興奮:“我們設計的‘江海直達1’號首航成功了。”

  浙江欣海船舶設計研究院承擔了“江海直達1”號的設計工作。“基本理念就是在安全、舒適的前提下重點突破如何更節能、成本更低。”電氣設計師劉家劼説。

  從2015年開始調研到2017年交圖建造,從第1版到第36版,成千上萬次的修改來自無數個加班的夜晚和激烈的爭辯。4月5日14時,“江海直達1”號從寧波舟山港鼠浪湖礦石轉机碼頭裝載鐵礦石拔錨起航,由東海進入溯江而上,最終於10日抵達馬鞍山碼頭。這標誌著中國航運業江海聯運新時代的開啟。

  以往海船進江在性能和操控上達不到長江航行的安全需要,存在較大安全隱患。“江海直達1”號是我國第一艘既可通江又可達海的2萬噸級散貨船。“江海直達船是解決江海聯運瓶頸、提升長江黃金水道運輸效率的新型運輸工具。”項目總負責人周鋒巍介紹。

  燈火係漁舟,躍魚逐海浪。舟山1390個島嶼串聯起我國最大的漁場。近年來,海洋污染加重、捕撈強度過大,近海漁業資源持續枯竭,制約了海洋漁業的健康發展。2003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關於“大力發展海洋經濟”的論述,為舟山科學發展作出更深層次的思想指引。

  從此,舟山人構建出海洋經濟的立交橋——向江、向洋、向岸發展,打造出一個漁場富饒、漁村美麗、漁民增收、人海和諧的新舟山。

  位於南半球的秘魯外側的東南太平洋公海漁場,是舟山遠洋魷釣作業的主海域。在那裏作業的中國漁船有近300艘,其中240余艘來自舟山,涉及船員近7000人。

  陳夫定從17歲開始打魚,在海上已經漂蕩了37年。身為舟山遠洋漁業有限公司的總船長,他統領著56條鋼制遠洋漁船。“釣上的魷魚最大一條有200多斤。”他自豪的笑聲極具穿透力。

  更令他自豪的是祖國的強大:“以前出海到別國補給或避風,他們會給我們臉色看。現在,我們船上就有外國船員來打工。一旦在海上産生糾紛,農業農村部和外交部會立即協調。”

  如今,舟山擁有的現代化遠洋捕撈船位列全國地級市首位,遠洋産量佔全國遠洋漁業總産量的20%以上。舟山正向著全國遠洋漁業龍頭第一強市的既定目標堅實邁進。

  《光明日報》( 2018年06月19日 01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