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鋒:宏觀經濟呈現企穩向好走勢
編者按 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經濟環境,今年一季度我國經濟實現6.8%的增長速度,延續了2017年的企穩向好勢頭,5月份國民經濟繼續保持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發展態勢,生産需求基本平穩,就業持續向好。今年我國經濟能否保持這種向好態勢?如何看待近年來我國改進宏觀調控的思路與手段?下一步經濟運作還面臨哪些挑戰?對此,特邀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經濟學教授盧鋒作出相關解讀,敬請讀者關注。
2016年,我國內需較快增長推動了宏觀經濟止跌企穩,並對全球經濟增長作出了明顯貢獻。2017年,全球經濟增速從上一年的3.2%上升到3.8%,達到2011年以來最高增速。在全球經濟同步增長的環境下,2017年我國經濟增速出現2010年以來第一次顯著回升,實際GDP增速由2016年的6.7%提升到2017年的6.9%。今年一季度,我國經濟繼續保持了6.8%較快增速,消費物價和工業物價指數分別維持在2.1%和3.1%比較平穩水準,宏觀經濟呈現穩中有進良好走勢。
我國經濟近來呈現企穩向好形勢得益於多方面因素。首先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費支出較快增長,2012年至2016年,我國居民消費平均實際增速約為8.0%上下,小幅高於同期GDP實際年均增速。同期,零售實際增速約為10%,比GDP實際平均增速高出近3個百分點。2017年,消費佔總需求比例有所回落,未來消費相對貢獻作用變動需要關注。不過,總起來看,消費穩健增長在應對經濟下行壓力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其次是固定資産投資與工業增加值增速經過多年下行調整後,出現止跌企穩與溫和回升走勢。城鎮固定資産投資名義增速從2016年上半年低谷的5%上下回升到近來的10%上下,包括投資品價格指數變化的投資實際增速從一度為負值回升到最近的5%左右。工業增加值增速從早先兩位數逐步回落到2015年底和2016年初不到6%,近兩年逐步回升到6%和7%之間。在重工業及相關部門中,發電、煤炭、貨運量近年企穩回升。新興産業較快增長顯示增長動能結構積極變化。比如,近兩年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保持20%至30%上下的高速增長,整合電路産量增速在20%上下,工業機器人利用爆發期産量增速達到40%至50%上下。
再次是外貿出口經過2015年後近兩年罕見下行調整後,隨著外部環境改善從去年開始較快回升。今年2月份出口規模2409億美元,超過2015年2月份歷史最高值2355億美元。2016年工業利潤由負轉正比上年增長8.5%,2017年增長21%,是2012年以來最高一年。
近期宏觀經濟企穩向好的走勢,顯示出了我國經濟基本面優勢條件和面對深度調整衝擊的增長韌性。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經濟增長內在潛力有序釋放仍受到體制機制不完善因素制約,國際經貿與金融環境存在新的不確定性和風險因素,鞏固我國宏觀經濟企穩回升走勢並推動形成內生增長新局面仍面臨不少困難。在肯定宏觀經濟積極向好的同時,也需充分關注穩中釀變因素,並防範可能出現穩中生變的局面。(作者: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經濟學教授 盧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