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上合組織青島峰會:發揮主場優勢 傳承上海精神

2018-06-02 09:04:00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線上
字號

  6月9日至10日,中國美麗的海濱城市青島將迎來上海合作組織領導人的重要聚會,這是中國本年度一次重要的主場外交活動,也是中國擔任上海合作組織輪值主席國一年來工作的總結和展示。

  作為上合組織的輪值主席國,中國十分重視此次峰會,一年來持續地為上合組織的發展提供建議和發展思路。此次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將同上海合作組織其他7個成員國、4個觀察員國領導人,以及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和機構負責人一道,共商地區合作發展大計。

  發揮主場外交優勢 促進上合組織新發展

  作為一個2001年成立的地區組織,上海合作組織僅有17年的歷史,但在成員國的共同努力下,它已成為歐亞大陸重要的區域合作組織,在地區安全、政治合作和人文交流上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中國自2017年6月擔任輪值主席國以來,積極推動上合組織的機制化建設,加強成員國的部門合作和民間交流。一年來,中國在各方支援下開展了大量的成員國交流工作。截至目前,包括上合組織政黨論壇、婦女論壇、旅遊部長會議等在內,已成功舉辦160多項活動,實現了安全、政治、經濟和人文合作領域的全覆蓋。據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介紹,在青島峰會期間,習近平主席將同其他成員國領導人共同簽署併發表青島宣言,批准10余份安全、經濟、人文等領域合作文件。

  促進新老成員國的團結已成為關係上合組織未來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在2017年的阿斯塔納峰會上,印度和巴基斯坦正式成為上合組織成員國。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之後,如何保持組織的行動力,以及增進成員國之間互信上,中國做了許多努力。

  中國主動與各成員國一道,以巨大的政治耐心堅持“上海精神”,擴大成員國在打擊“三股勢力”( 民族分裂勢力、宗教極端勢力和暴力恐怖勢力)等領域的安全共識,開展多層次的經濟、人文和政治交流。這不僅有利於地區安全與合作,也關乎上海合作組織未來的發展。

  在這次青島峰會上,中國將發揮主場外交的作用,積極為成員國對話與合作創造機會,爭取在機制建設、合作議題和平臺搭建等方面凝聚更多共識,促進擴員後的上合組織邁向合作新階段。

  傳承“上海精神”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上海精神”産生的強大凝聚力得以保證上合組織健康發展。以“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為核心的“上海精神”,是上合組織成員國之間處理相互關係遵守的準則,也是上合組織創立時的初心所在,更是上合組織賴以生存發展的根基,代表了當今國際關係的發展方向。

  這是本地區國家幾年來合作中積累的寶貴財富,也成為後來加入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處理相互關係的基本準則。隨著成員國合作的不斷推進,其地區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有些國家提出申請加入。截至2017年底,上合組織正式成員國已擴大至8個國家,另外有4個觀察員國和6個對話夥伴。

  上合組織擴大不僅反映出其國際影響力上升,同時也為我們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印巴兩國加入上合組織之後,在解決邊界問題推進地區安全進程中形成的以“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聯合發展”為基本內容的 “上海精神”更顯得彌足珍貴。習近平主席曾多次對“上海精神”進行闡釋,凝聚了廣泛共識,也為上合組織的發展指明瞭方向。

  2017年6月,哈薩克阿斯塔納上合峰會,習近平主席表示,“上海精神”産生的強大凝聚力是本組織發展的保證。因此,相信青島峰會必將繼承高舉 “上海精神”,繼續將這種精神發揚光大,使其內化為新成員的行為準則。

  同時期待,青島峰會能夠成為上合組織發展史上的重要節點,在新的國際形勢下,在成員國擴大後,上合組織依然能夠繼續為地區安全與發展發揮積極作用,成為維護世界和平和地區發展的合作平臺。我們期待,上海合作組織從青島再次啟航,著眼新時代,形成新共識,制定新舉措,繪製新藍圖,實現新發展。(張弘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

[責任編輯:楊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