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有種科學家的情懷叫“精忠報國”

2018-05-21 09:01:00
來源:中國網
字號

  2009年,作為第一位到東北的“千人計劃”專家,黃大年從海外回到母校吉林大學。歸國七年,黃大年帶著團隊突破一個個技術難點。他原本將帶著團隊繼續突破,卻最終倒在了崗位上,享年58歲。(7月12日新京報網)

  精忠報國,是為國家竭盡忠誠、犧牲一切,是一個人對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摯愛情懷和赤膽忠誠。海歸科學家黃大年,深具精忠報國的高尚情懷。

  毅然捨棄一切“精忠報國”。 回國之前,黃大年是康橋某地球物理公司的研發部主任、博士生導師、培訓官。他在英國劍河之畔有一座花園洋房,他和家人過著優渥的生活。作為航空地球物理研究領域的世界頂級科學家,黃大年在最能發揮科學家價值的黃金年齡,捨棄了國外的優厚條件和安穩生活,帶著經驗、技術、想法和追求,毅然回到自己的祖國,積極為祖國的科技事業效力。

  攻關技術瓶頸“精忠報國”。歸國七年,黃大年帶著團隊攻關技術瓶頸,突破國外技術封鎖,取得了許多重大科研成果。在航空移動平臺探測技術裝備項目上,他和團隊用5年時間完成了西方發達國家20多年走過的路程。在尖端裝備重力梯度儀的研製上,就數據獲取的能力和精度,我國與國際的研發速度相比至少縮短了10年,而在演算法上,則達到了與國際持平的水準。

  爭分奪秒工作“精忠報國”。為縮小我國在航空地球物理領域同世界的差距,黃大年不分白晝,夜以繼日地工作。按照管理制度,地質宮每晚11點清樓鎖門,但黃大年幾乎沒有準時離開過。他在辦公室準備了一床被子,工作實在太晚,就在沙發上過夜。他出差回來總喜歡趕夜裏的航班,以不耽誤白天的工作,但回來後只能睡三四個小時。“每天晚上兩三點睡,沒有週末,沒有週日。一天休息五個小時,有時只休息3個小時。中午打個盹兒,十幾分鐘不到半小時,有時週末能補半天覺。”黃大年曾如此向人講述自己的作息。

  頑強抗爭病魔“精忠報國”。幾年前,黃大年就開始出現昏倒的情況,並不時有原因不明的腹部疼痛,僅2016年的下半年就昏倒過三次。但他從不顧及自己的病情,哪怕是在昏倒醒來後,還是繼續忙於工作,忙於搞科研,忙於帶學生。黃大年即便在膽管癌手術後,病情稍好轉一點,就又開始工作。

  作為嚴師慈父“精忠報國”。黃大年總擔心學生學到的知識不夠。他的辦公桌後面一直擺著兩把椅子,每當學生來請教,他就會讓學生坐在身邊,有時一講就是兩三個小時。為了解開學生頭疼了好幾天的難題,他從第一步開始演算,從晚上忙到淩晨。黃大年收入的很大一部分都花在了學生和工作上。學生學英語,黃大年拿錢;學生考駕照,黃大年拿錢;學生學無人機,黃大年拿錢;送學生出國參加學術會議,黃大年拿錢。連學生家裏遇到困難,他都會伸出援手。

  黃大年心中只有國家利益,只想為祖國做些事,為了報效祖國甘願放棄一切,他把自己的智慧和心血,無私地奉獻給了祖國的科技事業,成為了中國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新時代海歸科技報國的楷模。我們永遠懷念黃大年同志,緬懷他“精忠報國”的高尚情懷。(文/向秋)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