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北京中軸線申遺該如何進行?專家吁復建右安門角樓

2018-05-16 16:16:00
來源:北京晚報
字號

  中軸線申遺,還有哪些路要走?

  永定門、正陽門、天安門、故宮、鐘鼓樓五組古建遙遙相望,勾勒出了北京城的中軸線。數百年來,它的存在規範著城市的格局,制約著城市建築的體量。它是我國現存最長、最完整的古代城市軸線,是北京老城的靈魂與脊梁。

  如今的中軸線保護,已不再單純局限于文物保護的範疇,它涉及城市發展的方方面面:老城的回歸、居民生活的改善、市容市貌的整頓……

  中軸線的申遺該如何進行?中軸線的保護該如何進展?帶著問題,記者採訪了多年來致力於推進中軸線保護工作的原北京市政協文史委員會副主任、原北京市文物局局長孔繁峙。

  保護有據可循 按照遺産五大標准保護中軸線

  孔繁峙將近年來對中軸線保護工作的開展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2009年以前,“這個階段中軸線的保護還沒有總體啟動,對中軸線的保護僅局限于單體建築的保護”;第二個階段是2009年至2016年,“這個階段中軸線申遺提上日程,中軸線作為一個整體啟動文保工程”;第三個階段是2017年至今,“這個階段,舊城的保護和回歸成了北京城市規劃的重要內容。過去北京城以建設為主,而在中軸線保護的背景下,不符合中軸線歷史環境要求的建築,都不再建設在中軸線附近。”

  2011年6月11日,北京中軸線申遺文物工程正式啟動。關於世界文化遺産的申報,有哪些標準和指標呢?多次參加世界遺産大會的孔繁峙作出了如下總結:首先是遺産的唯一性,“這不是説該遺産獨一無二,而是申報的遺産是該類型遺産中最具代表性的”;第二是遺産的完整性和原真性,“需要是完整的歷史文物”;第三是遺産要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和世界影響力;第四是遺産周邊環境要維持歷史風貌;第五是申報項目應有必需的建控地帶和保護措施。

  “因此,對於中軸線文物景觀的保護,要嚴格按照這些人類遺産的標準來實施。”孔繁峙説。

  恢復歷史景觀 建議先農壇墻內體育館降低高度

  “中軸線的保護,恢復兩側的歷史景觀空間是重要一步。”孔繁峙介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保護歷史性城市景觀的宣言》強調北京中軸線是具有歷史意義的城市景觀,是建築群與開放空間的整體組合,作為遺産背景的歷史景觀和歷史環境都非常重要。“恢復北京中軸線歷史景觀空間首先是騰退和拆除中軸線兩側破壞景觀的現代建築。”

  “由於長期積累的結果,這類建築數量較多,情況也很複雜,需要逐一調查核對,形成騰退和拆除的現代建築清單。”孔繁峙以中軸線南段先農壇、天壇周邊環境舉例,“目前,天壇周邊環境整治雖然已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但最大難點還是在於天壇、先農壇墻內佔用文保單位的機構要騰退,違法建築要拆遷,附近居民樓要搬遷。最終的目的是恢復天壇地區歷史上的綠地。”

  孔繁峙強調,該區域總體上降低建築高度和壓縮建築體量是十分必要的。“比如,位於先農壇墻內側的體育館,新中國成立初期就存在於此。這個現代建築緊依壇墻又高於壇墻,從週邊觀感上來説,嚴重影響景觀的視覺效果。且現代建築材料也與周圍傳統古建很不和諧。”因此,孔繁峙建議這座體育館應該適當降低建築物高度,來維護中軸線周邊的整體景觀。

  勾勒舊城輪廓 呼籲復建右安門角樓

  “理論上來説,中軸線支撐著北京舊城的存在,但由於北京飛速的發展,我們從局部已很難看出它的輪廓。北京舊城保護最大的問題在於它的整體已經遭到了破壞,中軸線本體局部缺失。城墻、城門消失了,北京老城的‘邊界’也就沒了。”基於此,孔繁峙認為,中軸線的保護也是在為北京城“勾勒”輪廓,恢復中軸線文物建築的完整性十分重要。

  孔繁峙舉了中軸線南端點永定門為例。永定門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二年,是明清北京城外城城墻的正門,于1957年被拆除。2004年,北京復建了永定門城樓,部分恢復了北京中軸線南端標誌性建築,但沒有一併復建永定門的箭樓和甕城。因此,北京中軸線的南端仍不完整。

  “事實上,中軸線南端的歷史環境保存得較為完整,‘兩壇’相對,護城河依舊,復建的永定門與北側的正陽門城樓、箭樓遙遙相望,晴空下歷歷在目,這其實與清乾隆年間的歷史環境相倣。”孔繁峙説。

  如今,外城左安門箭樓、永定門城樓已經復建,永定門箭樓、甕城也在復建之中,孔繁峙呼籲接下來復建右安門的角樓,“復建之後,護城河將三個城樓連接起來,南城外側的風貌就能相對完整地展現出來,人們一眼就能看出北京城的‘邊線’,仿佛留住了歷史的記憶。”

  活用文物古建 壽皇殿開放後應做“原狀陳列”

  在中軸線文物古建本體保護方面,成就比較突出的是歷時十餘年的壽皇殿保護工作。壽皇殿曾是供奉清代歷朝皇帝神像的處所,位於如今的景山公園北側,據介紹,此處曾一度被北京市少年宮佔用。壽皇殿也是目前中軸線上唯一因社會佔用而未能向社會開放的國家級文物建築。

  記者了解到,事實上,早在2001年,新少年宮已在龍潭湖區域選定了新址,但騰退工作一直僵持不下。本計劃2007年實施搬遷工作,但直到2013年,北京市少年宮才搬遷新址,將壽皇殿古建部分騰退交接景山公園並進行修繕。

  孔繁峙介紹,壽皇殿建築本體的修繕是北京市對單體建築修繕投資最多的項目,投入將近9000萬元。目前,壽皇殿建築主體的修繕工作已基本完成,今年初曾有媒體報道,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透露,壽皇殿預計今年具備對外開放條件。

  孔繁峙透露,目前相關部門正在積極研究壽皇殿開放後的使用功能。“總體上有兩種意見:一種是作為承接展覽的展陳場所;另一種是盡力恢復歷史原貌,做原狀陳列。”孔繁峙主張,壽皇殿開放後應做原狀陳列。“事實上,其他的展覽項目不缺乏展陳場所,而民眾真正關心的,正是作為國家級文物建築本身在歷史上的面貌和作用。”

  “當然,原狀陳列不是追求恢復得‘一絲不差’。已經損毀的部分不應復建,而是要在展陳中能看出這座建築的歷史沿革。”孔繁峙認為,對於壽皇殿的開放,承擔教育意義是最重要的功能。

  突出文化內涵 景山山體定位應提高保護等級

  “對於中軸線的申遺,很多人存在著誤解。認為把古建築修得好一點,環境整治得好一點,就會有‘勝算’。其實不然。”孔繁峙指出,事實上,對於文化遺産的申報,最重要的一點是遺産所代表和體現的文化。

  “我們文物工作者常把文物古建的保護比喻為‘造電視’,建築、遺産本體就是‘電視’,只是一個載體,而其中體現、表達的內涵則是‘電視頻道’、‘節目’。文物、遺産如果沒有文化內容,就像電視機沒有頻道一樣。”孔繁峙曾多次參加過世界遺産大會,他指出,遺産項目的文化內涵,是比遺址建築本體更加重要的申報要素。

  對於中軸線文物景觀的文化內容如何凸顯,孔繁峙有許多想法。比如對於景山的保護規劃,他認為,景山山體的定位應該提高保護等級,“景山是明代開挖護城河的泥土堆成的土山,此處一直是皇家禦苑。既然是歷史上的人工山,就意味著歷史和文化的含量是普通的自然山不可比擬的。可以説,景山本身就是遺産的一部分,除了不能隨便動工以外,還應儘量追尋歷史。”孔繁峙指出,景山是明代人工形成的山體,應視為一種歷史建築加以保護。

  孔繁峙認為,通過歷史資料的考證,如能找回當年明代和清代皇家登景山的歷史道路,作為一條參觀的路徑,無疑對景山文化內涵的體現和展示具有重要意義。

  “中軸線的保護和申遺只是一個‘小目標’,我們工作的最終目標,是更好地保護古都的歷史文化,併為廣大市民營造一個優美的歷史文化環境。”孔繁峙説。

  本報記者 孫樂琪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