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又玩這套!澳媒借美報告抹黑中國搞“債務外交” 專家駁斥

2018-05-15 10:26: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駐澳大利亞特派記者 李鋒 環球時報記者 郭媛丹】大概是嫌自己炒作“中國擴大在南太影響力”力度不夠,澳媒拉來美國背書。《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13日報道稱,該報獨家獲得的一份美國國務院的秘密報告警告説,中國正在澳大利亞門前製造“債務陷阱”——來自中國的鉅額貸款正使澳大利亞較小的鄰國背負沉重債務負擔,而中國則獲得拓展戰略和軍事實力的關鍵經濟杠桿。從大肆炒作“中國政治滲透澳大利亞”到密集攻擊“中國在南太島國爭奪地盤”,澳媒擺出一副將中國抹黑到底的架勢。

  《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稱,這份長達40頁的報告由哈佛大學為美國國務院政策規劃人員撰寫,列出16個易受中國所謂“債務外交”和“經濟脅迫”影響的國家,包括萬那杜、菲律賓、柬埔寨、寮國、泰國、馬來西亞、斯里蘭卡、東加和密克羅尼西亞等澳大利亞周邊國家。報告以巴布亞紐幾內亞為例説,該國歷史上“一直處在澳大利亞的軌道上”,但令人震驚的是,它迅速接受了中國的貸款。除大量液化天然氣和資源儲備外,還為中國提供一個戰略位置。報告還援引澳前外交部長加雷斯埃文斯的話稱,寮國和柬埔寨就是“中國的全資子公司”。

  一些美國和澳大利亞人擔心,中國對太平洋國家的經濟影響力可能會讓中國軍方有機會靠近美澳軍事設施。持這種觀點的陰謀論者認為,中國利用貧窮國家的債務負擔交換自己想要的戰略資源。上述報告的作者之一、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學者山姆帕克就稱,“中國給這些國家提供他們通常還不起的貸款,從而換取其他回報”。《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援引澳前總理霍華德和阿博特的國家安全顧問安德魯希勒的話説,中國提供的絕大部分是貸款,而不是像澳大利亞和西方大多數援助是贈款。

  “事實並非如此”,中山大學大洋洲研究中心研究員于鐳14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西方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援助有很多附加條件,享受多種特權,且有可能隨時終止。而中國對包括南太島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的援助是沒有任何附加條件的,也不享受特權。中國與這些國家的合作形式多種多樣,既有無息貸款,也有低息貸款和優惠貸款。于鐳説,以“債務陷阱”“債務外交”攻擊中國並非新鮮事,去年就有西方國家發表過類似論調。他們之所以這樣做,本質上是因為中國對這些國家的援助影響到西方國家在此的特權和霸權。

  在一些澳媒眼中,澳美利益一致,維護美國的國家利益等同於維護澳大利亞的國家利益。《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在報道美國這份報告時顯得憂心忡忡,稱如果太平洋國家轉向中國,可能會削弱美國的戰略拒止能力和力量基礎,“侵蝕美國在未來美中衝突中的優勢”。該報説,報告認為,“債務外交”很可能在中國削弱美國及其盟友戰略優勢的行動中扮演重要角色,並改變亞洲的實力平衡。因此,美國、澳大利亞、印度和日本應該進行更緊密的合作,以抗衡中國。

  于鐳14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説,那些經常炒作“中國威脅論”的外媒幕後都有資金支援,需要看清它代表哪個集團或是哪個外國政府的代言人。而就中國而言,既不對外輸出革命,也不輸出意識形態。中國對世界産生吸引力是軟實力發展,是當地民眾的選擇,並不是西方媒體所謂的“政治滲透”。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