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大使促澳停止不負責言論 反駁所謂政治滲透

2018-04-20 09:51: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駐澳大利亞特派記者 李鋒】澳大利亞主流媒體《澳大利亞人報》19日刊登對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成競業的專訪。在這次被該報稱為“坦誠”的採訪中,中國大使警告説,中澳之間的關係受到“系統性、不負責任和負面言論”的損害。“如果越來越缺乏互信,從長遠來看,它可能會産生一些不良影響(對與中國的貿易關係)。”當天,正在倫敦參加會議的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隔空”作出回應。他一面極力淡化這一警告,堅稱澳中關係正越來越好,一面繼續示強説,澳不會在防止海外政治滲透問題上退縮。“如果把正常的交流都看作是滲透,那麼他最好把自己關在黑屋子裏,自我隔離”,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9日表示,抱有這種心態的人,需要好好反思。

  成競業在專訪中反駁了有關中國干涉澳大利亞政治進程的説法,認為此前針對前工黨參議員鄧森與旅澳華商關係的宣傳報道,“不幸地被利用作為抹黑中國形象的藉口”。“正如我們一再表示的那樣,我們無意以任何方式干預澳大利亞的政治進程,任何針對中國的指責或指控都是毫無根據的。”他告訴《澳大利亞人報》,少數澳大利亞人總是通過有色鏡片看中國——(或者)甚至是墨鏡(來看中國)。“如果你對某個人或某件事有根深蒂固的偏見,你可能會以扭曲的方式看待與其有關的所有事情,你就無法作出理性的判斷。”

  最近,澳媒有關中國計劃在萬那杜建立軍事基地的報道顯然就是一例。成競業在專訪中批評這種説法是一些人用來“離間中國與太平洋島國”的鬧劇,純屬捏造。他説:“有些人可能把太平洋島國視為他們的後院,因此對中國與太平洋島國的正常關係感到不安。” 成競業也否認澳媒關於中國大使館監控在澳中國留學生的報道。“澳大利亞有超過15萬名中國學生,你認為這(監控)可行嗎?你認為我們要有多少人來監控他們?”成競業這樣反問《澳大利亞人報》,並表示在澳的中國留學生應該得到更好的對待,這樣他們才會“選擇繼續學習”。而關於澳媒所謂中國駐澳使領館拒絕澳部長或高級外交官訪華簽證申請的説法,成競業説,“我檢查了我的簽證部門,我們沒有收到任何簽證申請,不存在延遲簽證的問題”。

  “中國願意進一步發展兩國之間的合作夥伴關係,但重要的是,澳大利亞方面要(與中國)相向而行,有必要做更多的事來幫助增加互信”,成競業説,如果越來越缺乏互信,可能産生不良影響。《澳大利亞人報》稱,中國大使實際上向澳大利亞發出警告,如果兩國關係惡化的狀況得不到改善,澳中之間的貿易關係會遭到破壞。

  然而,親手將中澳關係逼向死角的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當天卻堅稱,澳中關係很好。《澳大利亞人報》報道説,正在倫敦出席英聯邦政府首腦會議的特恩布爾淡化中國大使的警告,稱即使澳中關係有高低起伏,也是在一個非常非常高的基礎上。澳大利亞國家多元文化電視臺報道説,特恩布爾告訴媒體,澳中關係正變得越來越好,繼而他強硬地表示,不會在反外國干涉法案面前撤退。他説:“我們正在採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通過反對外國干涉法案,確保澳大利亞人,只有澳大利亞人才能影響澳大利亞的政治進程。”

  針對特恩布爾的表態,華春瑩19日談到中澳關係説,國與國之間正常、友好的交流合作,都需要可靠或穩固的互信作為支撐。如果沒有了互信,其他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也就無從談起。我們希望澳方採取實際行動,糾正對中國的偏見和歧視性做法,與中方共同努力增進彼此互信,為雙方在各領域正常交流合作創造良好、寬鬆的氛圍與條件。

  特恩布爾對華的態度也在澳國內招致批評。澳大利亞反對黨工黨影子內閣外長黃英賢19日對天空新聞説,特恩布爾的很多對華言論都是不恰當的,前副總理喬伊斯也發表了一些不負責任的言論,説中國的威脅比恐怖分子更糟。此外負責太平洋和外援事務的部長維爾斯有關中國援建南太平洋島國工程的言論也很“笨拙”。她説,在過去幾個月注意到,澳大利亞的一些政治領導人的言論令人遺憾。政府對中國的“笨拙”言辭已在澳大利亞與其最大的貿易夥伴之間造成更多緊張局勢。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