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經貿專家:中國在主動開放中彰顯大國擔當

2018-05-15 10:09: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去年5月14日,習近平主席在中國首倡主辦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發表主旨演講,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視野出發,為開創繁榮發展新時代指明清晰路徑。

  不久前的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習近平主席在開幕式主旨演講中再次重申,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

  “習近平主席的系列重要講話是新時代我國對外開放再擴大的宣言書。”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對外經濟研究所綜合研究室副主任楊長湧和新興經濟體研究室副主任李大偉接受記者採訪時説,當前我國應抓好大幅放寬市場準入、創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加強智慧財産權保護、主動擴大進口和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等五件大事,用對外開放的重大行動彰顯大國責任擔當,讓開放成果及早、最大程度地惠及中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

  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 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

  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前後的經驗表明,讓境外具有較強競爭力的資本和企業進來,有利於增強內資企業的緊迫感,倒逼內資企業提高自主創新的意識和能力,逐步形成內外資企業充分競爭、市場充滿活力的格局,推動一個又一個産業領域實現趕超型高品質發展。

  楊長湧説,在推進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新時代,必須在更廣範圍、更深層次利用境外優質資本、技術和人才資源,增加中高端産品和服務供給,更好彌補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後、製造業整體仍待提升等短板,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也是我國勇於突破利益固化藩籬、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的強有力證明。

  適應新形勢新要求 創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

  隨著國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我國利用外資條件也在變化。過去外資企業主要看重我國的優惠政策,期望享受土地低價供給、稅收優惠等政策紅利。如今則更看重我國投資環境的法治化、便利化,期望在市場準入、行業競爭、法律實施等方面與內資企業享受平等待遇。

  楊長湧説,我國吸引外資必須適應新形勢新要求,從優惠政策為主向制度規範和投資環境友好為主轉變,在主要經濟體激烈的引資競爭中掌握主動。

  他建議,要以自由貿易試驗區等開放高地建設為主要抓手,在投資、貿易、金融、綜合監管等方面對標國際高標準規則,完善法治化、國際化投資環境,幫助市場主體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加強智慧財産權保護 推動創新開放合作

  當前,新技術革命飛速發展,成為推動我國和全球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最主要動力。“加強智慧財産權保護是推動創新開放合作的重要條件。”李大偉説。

  他認為,基於創新鏈理論,創新可分為四個環節:提出新創意、基於新創意獲取知識、形成原始産品和市場化推廣。我國當前在創新鏈條上仍主要處於後兩個環節,而發達國家則更多處於前兩個環節。

  “加強智慧財産權保護,有利於把我國在應用創新和市場推廣上的優勢與發達國家在原始創新上的優勢有機結合,在創新領域實現合作共贏。”李大偉説,同時,有效激勵我國逐漸向創新鏈的前兩個環節提升,推動我國由全球創新體系中的“跟隨者”向“並跑者”甚至“領跑者”轉變。

  主動擴大進口 實現互利共贏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多年超過30%。李大偉説,規模巨大、成熟規範的國內市場是我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的最大優勢。主動擴大進口,立足本土市場開展國際競爭與合作,對於提升本土企業核心競爭力、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主動擴大進口是實現互利共贏的重要方式。”李大偉説,當前,我國本土企業在核心技術、創意、行銷模式等方面仍存在短板,積極擴大特色優質消費品進口,有利於滿足我國人民群眾多樣化消費需求,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此外,主動擴大進口也有利於為合作方特色優勢産品提供廣闊的市場,實現共同發展、共同繁榮。

  順應全球化潮流 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基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順應全球化的發展潮流,我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備受矚目。

  專家指出,“一帶一路”倡議致力於通過合作理念、合作模式和合作實踐的創新,有效解決傳統全球化模式缺陷,實現各參與方互利共贏,成為新時代我國對外開放和國際經濟合作的重點。

  李大偉説,“一帶一路”倡議將成為全球化深入發展的重要動力。倡議在頂層設計框架下,按照市場原則實施一批高水準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産業合作項目,能有效實現各參與方的利益共用和經濟融合。

  他表示,“一帶一路”倡議還將進一步加強規則構建功能,在規劃協同、經貿規則制定、融資安排、安全保障等領域完善健全一系列機制性安排,著力打造成本和風險共擔的責任共同體,為構建更為公平合理透明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推進全球化深入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