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時代新平臺新機遇——“一帶一路”大型網路主題活動】跳出城墻看世界 “一帶一路”建設的“陜西力量”

2018-05-11 13:12:00
來源:光明網
字號

【新時代�新平臺�新機遇——“一帶一路”大型網路主題活動】跳出城墻看世界 “一帶一路”建設的“陜西力量”

  空港新城政務服務中心外景 劉超 攝/光明圖片

  光明網訊(記者劉超)千年古都,絲路起點,長久以來,西安乃至陜西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都讓它們成為區域經濟的重要支點。2017年4月1日,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正式揭牌更是讓這片底蘊深厚的土地煥發了新的活力。一年多來,中國(陜西)自貿試驗區新增註冊市場主體14811戶,其中企業數12420戶,新增註冊資本3478.05億元,新增註冊資本1億元以上企業306家(截至2018年3月底)。

  “從前我們是在城墻之內看西安、看陜西,現在格局大了,我們開始跳出城墻看陜西,要看向全國,看像世界。”西安坊間開始口口相傳這這片黃土地的改變。

【新時代�新平臺�新機遇——“一帶一路”大型網路主題活動】跳出城墻看世界 “一帶一路”建設的“陜西力量”

  工作人員在指導前來辦事的企業人員使用自助設備 劉超 攝/光明圖片

  審批流程“瘦身” 經濟活力“奔涌”

  “以前辦事個什麼事,反反覆復的,得一個月才能辦好,還要跑好多次,這下好了,來一次就差不多了。”馮振華是西安當地人,多年一直做糧食生意的他對以前報稅和各類登記的繁瑣深有體會。

  這是他第一次來到西鹹新區空港新城自貿綜合政務服務大廳辦理稅務登記,原本以為這次來還是會被推來推去辦不了什麼,沒想到稅務人員很快就把各項問題給他理順了。

  “你看,你這裡少蓋了處公章,等您回去蓋好,就沒問題了。”工作人員詳細的告訴馮振華如何完善資料,這讓馮振華很是意外。

  “沒想到、沒想到。”馮振華連連稱讚服務中心的辦事效率,“有這我們以後就方便多了,下次我就弄齊了材料一次性全過了。”

  作為陜西自貿試驗區的核心承載區,空港功能區定位於打造內陸改革創新試驗田、東西雙向開放示範區,“一帶一路”開放合作新高地。為提高政務服務效率、方便企業經營,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空港新城推行“3450”綜合行政審批效能體系改革。即3個工作日辦結營業執照、4個工作日辦結經營性許可、50個工作日辦結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剛才在服務大廳中的一幕正式行政審批效率得到提高的集中體現。

  “我每天都能接待差不多100多個前來辦事諮詢的人吧。”在服務大廳諮詢臺工作的張讚是一名導稅員,很多第一次來辦事的人都會先到他們的諮詢臺,“常報的人會比較熟悉流程,很多都是外地企業申報相關事項事先找我們諮詢。”

【新時代�新平臺�新機遇——“一帶一路”大型網路主題活動】跳出城墻看世界 “一帶一路”建設的“陜西力量”

  直通服務中心負責人手機的固定電話 劉超 攝/光明圖片

  事實上,不僅是本地個體商戶、企業和個人能享受到實惠,外來商戶也是最大的受益群體。

  “在我們這個大廳裏,大多數的項目三四天內就能辦結,最快的甚至有4個多小時辦結的。”空港新城行政審批和政府服務局局長馬磊告訴光明網記者,他們針對不同的行業不同類型企業有不一樣的套餐,按需提供服務,提高了辦事的效率。

  “如果還有解決不了的問題,你還可以直接給我打電話。”馬磊指著大廳墻上的一部固定電話電話介紹,這部電話可以直接撥號到他的手機上。

  “什麼事隨時找我,立馬想辦法解決,而且你放心,這個號碼在我接電話的順序上絕對是最優先的。”馬磊笑著説。

  “3450”改革不是對行政審批時間的簡單壓縮,深層次反映的是政務服務思想觀念的轉變和政府治理方式的變革。對於空港新城而言,“3450”改革是當好“五星級服務”和“金牌店小二”的題中之義,更是招商引資和城市建設的決勝之招。

  激發內在潛力 打造“一帶一路”的樞紐港

  政務服務思想觀念與政府治理方式的轉變,極大的改善了陜西的營商環境,也為吸引優質産業進陜提供了先決條件,作為先行先試的重要功能區,空港新城也借此機會加快推進集空、鐵、公、軌于一體的立體式綜合交通樞紐建設,為整個陜西自貿試驗區以及西部地區的發展築基。

  光明網記者在陜西西鹹保稅物流中心看到,中心緊鄰鹹咸陽國際機場,建設有智慧化關口、海關國檢專用查驗倉庫等設施。據了解,現在已有30多家企業註冊,進出口貨物設計多個領域、15個國家。

  “現在大家都喜歡海淘,以前咱們想拿到海淘的東西得5天左右,挺著急的,現在又了我們保稅物流中心,能提前兩三天拿到你的貨物。”陜西省空港綜合保稅區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尹向明介紹。陜西西鹹保稅物流中心(B型),中心2016年7月正式運營,是陜西自貿區空港功能區的核心板塊,總規劃面積0.36平方公里,一期圍網內面積是0.23平方公里。保稅倉儲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

【新時代�新平臺�新機遇——“一帶一路”大型網路主題活動】跳出城墻看世界 “一帶一路”建設的“陜西力量”

  工作人員在分揀貨物 劉超 攝/光明圖片

  為保稅物流中心提供有力支撐的是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的不斷發展。

  西安咸陽機場國際機場隸屬於西部機場集團,是我國北方第二、全國第八大樞紐機場。2017年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4186萬人次,其中國際旅客量為200萬人次,機場排名躋身全球第46位,連續七年,客運量保持兩位數的增長,增速均高於行業平均水準、位居國內十大機場前列。

  “我們16(2016)年只有4條貨運航線,而現在有13條,那時候只有1條國際貨運航線,現在增加了4條。”西部機場集團航空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濤告訴光明網記者,貨運航線的迅速拓展為也為陜西未來成為“一帶一路”上的貨物集散中心奠定了基礎。

  “今年,我們預計將完成旅客吞吐量46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30噸,同比分別增長11%和12%。到2020年,航班起降超過40萬架次,業務量將達到55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突破45萬噸,步入世界40強。”劉濤對此充滿了信心。

  “未來,在建設‘一帶一路’建設中勢必要建設一個轉机樞紐港,那麼西安就是首選之一。”西安交通大學教授郝淵曉強調,儘管與部分“一帶一路”節點城市相比,西安在經濟發展水準上可能還存在一定差距,但是西安擁有其他城市無法比擬的區位優勢。

  “而且西安擁有大量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眾多的軍工企業也代表著行業頂尖的技術和生産力。” 郝淵曉認為,這意味著西安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一旦有需要,這些尖端技術將轉化成為巨大的生産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跳出城墻看世界,新時代擁有新機遇,陜西緊抓“一帶一路”建設的契機,正努力將區位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打造“一帶一路”樞紐;新時代也有新精彩,營商環境的改變、産業體系的構建以及城市功能的完善,陜西正為“一帶一路”建設賦予新的動力!

[責任編輯:楊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