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夢實踐者]中交四航局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部:伶仃洋上鑄豐碑

2018-05-07 11:05: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遠離陸地,駐守孤島7年。這樣的經歷,幾人能有?然而,有這樣一群義無反顧的年輕人,他們以青春的名義築就了世紀工程。

  碧波浩渺的伶仃洋上,在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沉管預製施工現場,活躍著一支來自中交四航局的青年團隊。他們是伶仃洋牛頭島上最早的一批建設者,僅用了14個月時間就在無水無電的荒島上建起一座56萬平方米的世紀夢工廠。

  8萬噸重的巨型沉管、180米長的標準管節、43米的海底埋深、120年的使用壽命、2500多個日夜駐守孤島,從廠房建設到超級沉管的預製,他們承擔著十分艱巨的施工任務。櫛風沐雨,連年奮戰,這群朝氣蓬勃的年輕人用奮鬥的汗水和青春,一米一米地丈量出這座世紀傑作,一節一節完成大橋海底隧道的延伸,承載起國人醞釀30餘年、寄予百年夢想的超級工程。

  挑戰世界級難題

  港珠澳大橋工程,被稱為“當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其中,島隧工程是大橋的控制性工程。中交四航局港珠澳大橋島隧項目部,主要負責沉管預製廠建設及沉管預製生産。據了解,島隧工程沉管預製是迄今世界上規模最大、生産工藝最先進的工廠法沉管預製工程。

  港珠澳大橋能否建成,關鍵看“島隧”,“島隧”能否成功,看“沉管”,沉管中的關鍵一環在預製。混凝土是沉管品質的關鍵與核心。為此,項目團隊經過1000多次比對,成功研究出最佳混凝土配比,創造了近100萬方混凝土無裂縫的奇跡,為確保沉管120年的使用壽命提供了關鍵技術保障。

  建設中,沉管預製流水線上的每個細節都要做到品質過硬,每個環節的精度都會影響到下一道工序。假如鋼筋籠綁扎時預埋的螺母孔精度不夠,那麼舾裝件安裝精度就會受影響。為此,在施工過程中,項目部嚴格執行“首件制”“三檢制”,牢固樹立“每一節都是第一節”的工作理念,不斷完善沉管預製品質管理體系,沉管預製的各類物資選材和施工品質均按最高標準執行,從每道工序的源頭開始,層層把關施工品質,為整個沉管預製流水線提供了全方位的品質保證。

  一直以來,中交四航局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部團隊致力於技術創新和工藝改進,每天持續改進,全面提高沉管預製施工工效和品質,攻克沉管預製過程中的多個技術難題,總結出了多個工法、專利及QC成果。團隊上報並通過評審工法累計達6項。其中,《沉管隧道大型管節頂推、滑移施工工法》被評定為國家級工法。

  目前,在團隊共同努力下,項目部順利完成了全部33節沉管預製任務,實現了安全“零事故、零污染、零傷害”、品質“零缺陷”的目標,創造了深海沉管“滴水不漏”“保證使用120年”的工程奇跡,兌現了“為世界級跨海通道提供優質産品”的承諾。

  奉獻汗水與青春

  “還要再清理”“必須要一塵不染”。檢查幾遍之後,29歲的設備部部長劉遠林對身邊的工人們再次強調。8萬噸重的沉管靠192個頂推千斤頂、384個無源支撐,平穩地、小偏差地向前移動,困難程度可想而知。經過5天的持續奮戰,沉管順利頂推到位,多點支撐同步頂推系統實現了大型混凝土構件平穩移動的世界紀錄。

  “頂推摩擦系數相比上次下降2.6%,相當於減少了2000噸的頂推力,軸線偏差最大僅4mm!”掌聲代替了大家心中翻騰不已的心情,沒有過多的語言,但是大家都堅信,這樣的團隊、這樣的集體堅不可摧。

  提起那一次颱風夜搶險救急,時任設備部部長的李海峰依然記憶猶新。當超強颱風“海鷗”夾雜著暴雨呼嘯而來,深塢內掀起1米多高的涌浪,E14管節的係泊纜繩被硬生生地扯斷,隨時可能撞向旁邊的E15沉管,一旦相撞後果不堪設想。李海峰立即安排人員準備隨時更換纜繩,但深塢內風大浪急,纜繩交錯,靠錨艇帶纜已不可能。情況危急,刻不容緩,李海峰扛著纜繩一頭扎進了海裏,奮不顧身地向著E14沉管的纜樁游去。隨後,其他員工也紛紛跳入海裏,大家合力,及時完成了關鍵纜繩的加固。狂風暴雨中,李海峰和青年員工們共為深塢內係泊的3節沉管添加了16條纜繩,保障了沉管的安全。

  在世紀工程的建設道路上,在創先爭優的施工熱潮中,青年員工們用拼搏詮釋著青春的含義,用心血和汗水澆築出連綿的海底沉管隧道,譜寫出一曲感人的奉獻之歌。

  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共生産33節沉管,分17次灌水橫移至深塢區寄存。每一次深淺塢灌水,8台大功率水泵需要連續施工70余個小時。在這期間,工程部和測量班的青年員工們都要蹲守在現場,日夜查看沉管內是否滲水,觀測深塢門鋼扶壁和鋼閘門的位移與變形情況,定時彙報測量數據。累了,他們就坐在旁邊的石頭上瞇一會兒,餓了,吃點麵包充饑。就這樣連續奮戰了三天三夜,直到深淺塢蓄水順利結束。這份責任,他們堅守了整整7年。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詩人文天祥曾路過這片水域,寫下了不朽名句。如今,中交四航局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團隊則是用青春和熱血,在伶仃洋上鑄就起了一座豐碑。(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萬祥)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