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勞動者之歌】80後女"焊將"王中美 用"焊花"詮釋責任與擔當

2018-04-30 19:04:00
來源:國際線上
字號

  國際線上報道(記者 張喆炯):電焊工是一門很苦的行業,絢爛的焊花下,有很多不可預知的危險。很多年輕人都對這個工種望而卻步,而“80後”女孩兒王中美,卻已經在這一行業摸爬滾打18年了,由她創新得出的多項焊接工藝還填補了多項技術空白,並被人稱為女“焊將”。

  “我叫王中美,是中鐵九橋的一名普通電焊工,我始終覺得要做好一個工作,你首先要熱愛它,我覺得你既然選擇了它,那麼我要把它堅持到底,”

  這就是王中美——中鐵科工集團九橋公司“首席焊工”。1981年出生的她,從技校畢業後,被分配到了中鐵科工集團九橋公司,拿起了焊槍,當了一名女電焊工。剛開始,王中美的父親並不看好女兒的工作,因為這是一個男人都嫌苦的活,所以預言她根本幹不了這個。然而倔強的王中美選擇了堅持,

  王中美介紹:“我去電焊班實習,剛開始就給了我個下馬威。晚上回去真的是眼睛腫成了一條縫,整個臉脫了一層皮。當時我嚇到了,我想會不會毀容啊?我爸説,你根本就幹不了這種活。我想那不行,那我再試試看是吧。”

  大國需要工匠精神,而“工匠精神”強調執著、堅持、專注。這一切,王中美都具備,她一有時間就觀摩師傅和前輩作業,學習借鑒他們的工作技巧,不斷提高自己的焊接手法,就這樣,博採眾長,加上自己刻苦鑽研,王中美的焊接技藝日臻提高,多次在公司技能大賽中奪冠,並於2015年當選為中鐵科工集團的“首席電焊工”。

  作為單位的技術骨幹,哪有困難,哪就有王中美的身影,有一年盛夏,九橋公司承建的寧波慶豐大橋工期將至,任務未完,急需馳援。王中美得知後,主動請纓。當天下午,她帶著“女子電焊突擊隊”趕到現場,密閉的鋼箱梁裏溫度高達60多攝氏度,可供焊工工作的空間又非常狹小,但這些都沒有難倒突擊隊的姑娘們。

  王中美説:“到現場一看,大家都蒙了。但是沒辦法,沒有退路了。艙底下溫度特別高,蒸桑拿呀。我們帶著口罩進去,三分鐘口罩基本上全部都黑了。它一個鐵水掉到鞋子裏,然後臉上就在抽筋的那種狀態,燙到腳你不能亂動,因為滾到那裏就燙到哪,電焊工身上都有疤。最後工期到了來不及了,連續幹了兩天一夜。我記得我是爬出艙來就什麼不知道了。”

  精益求精,是每一個工匠都會堅持的優秀品質,雖然被各種榮譽的光環籠罩,王中美並沒有停下創新進取的腳步。在工作實踐中,她成功解決了厚度16-28mm鋼板熔透焊接工法難題,創造了“王中美焊接工法”,並且毫無保留的把技藝和經驗傳授給工友,培養出了大批焊接人才。

  王中美先後參與京滬高鐵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孟加拉帕德瑪大橋、滬通公鐵大橋等世界級重大工程建設,還承擔起27項材質實驗和焊接攻關任務,她的多項焊接工藝填補了國內技術 空白,取得創新成果17項。

  王中美説,現在自己是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是十九大代表,是公司“首席焊工”,榮譽是挺高的,壓力也挺大的。但榮譽對她來説既是肯定,也是責任。

  王中美稱:“經我手焊接的東西,我一定要保證它零缺陷從我手裏面出去。”

  王中美表示,今後工作中,她將以對每一道焊縫負責的精神,努力帶動更多的橋梁焊工發揚工匠精神,成為知識型、專業型、技能型、創新型的優秀勞動者。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