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在人工智慧領域向中國下手?美又傳出或審查中美AI合作

2018-04-28 09:22: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候健羽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陳欣】美國在貿易戰的背景下向中國通信公司發難之後,又開始琢磨在人工智慧領域向中國下手。英國路透社27日報道稱,有消息人士透露,美國政府可能開始對美中企業在人工智慧領域的非正式合作進行審查,因為該技術可能被運用到軍事領域。該報道警告説,任何割斷中美科技業者間關係的措施,即便是暫時性的,也可能對整體行業構成極大影響。

  截至目前,美國政府對有關國家安全及其他關切問題的審查僅限于投資和企業並購。4名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擴大審查範圍的建議是由部分議員和一些特朗普政府的官員提出的,他們擔心智慧財産權被竊取以及技術被轉讓給中國。他們認為,美中科技公司之間的這種長期合作就像“在花園開發新品種”,會構成威脅。如果不這樣做,最終結果將是中國企業發展壯大,在10到15年的時間裏挑戰美國的公司。

  上述消息人士稱,人工智慧領域受到特別關注,其他可能受到審查的領域包括半導體和自動駕駛汽車等。如果訴諸實施,此舉將産生廣泛影響,包括美中企業間的非正式合作關係,中國對美國科技公司的任何投資,以及中國在敏感的美國軍事用地附近購置房地産等活動,都可能被阻止或遭到審查。

  美國對中國人工智慧的發展日益擔憂。上個月20日,美國眾議院軍事委員會新興威脅與能力小組委員會主席伊莉斯斯特凡尼克提出《2018人工智慧國家安全委員會法案》,以組織美國聯邦政府應對人工智慧威脅。美國防務新聞網報道説,此舉正值美國官員日益擔心中國政府主導的人工智慧突飛猛進之際。英國《金融時報》稱,60年來美國在人工智慧領域一直佔據主導地位,原因很清楚:關於人工智慧標準的許多重要研究論文都鳴謝了美國軍事研究資助機構——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但現在,美國在這方面的霸權首次受到嚴峻挑戰:中國突然崛起為耀眼的全球人工智慧強國。

  目前,對美中企業人工智慧領域合作進行審查據稱只是初期想法,還不清楚是否有進一步行動,也不知道哪些企業間的非正式合作會落入新的審查範圍。路透社説,包括超威、高通、英偉以及IBM在內的美國大型高科技業者,都在中國擁有研究實驗室及培訓等,而這些通常都是與身為大客戶的中國企業和機構進行合作的。人工智慧和晶片設計等領域的高級人才,也在兩國的各企業和各大學之間自由流動。

  美國“商業內幕”網站27日報道説,若特朗普依據《緊急權利法案》簽發行政令,美國政府就可以禁止這類合作。26日,在回應有關美政府正評估對中國投資啟動《緊急權利法案》的可能性時,中國商務部發言人高峰説,中方已經按照底線思維的方式,做好了應對任何可能的準備。

  美國一直控訴中國“竊取”其智慧財産權。美國貿易代表署27日公佈2018年“特別301報告”,連續第14年將中國列入“優先觀察名單”。此外,加拿大今年從“觀察名單”被降級為“優先觀察名單”。同被列入這一名單的還有印度、俄羅斯等。然而,中國企業智慧財産權正遭到美公司侵犯。臺灣《聯合報》報道稱,上海海關近日披露説,今年年初,位於上海的半導體設備公司中微獲悉美方涉嫌侵犯該公司專利權的設備即將從浦東國際機場進口,隨即向上海海關提出扣留侵權嫌疑貨物的申請,上海海關依法暫停設備通關。

  在維護中國企業合法利益的同時,中國將美國的相關措施訴諸世貿組織。當地時間27日,中國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構例行性會議上就美國“301調查”發表聲明。香港《東方日報》稱,中美貿易爭端的戰線暫時轉移至世貿組織,預計雙方將有一番唇槍舌劍。與此同時,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行為引起越來越多不滿。彭博社27日報道説,法國經濟和財政部長勒梅爾當天表示,如果華盛頓下周決定對歐盟徵收鋼鋁稅,那麼歐洲準備對美實施報復措施。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