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受不了澳媒成天黑中國,萬那杜媒體怒了!

2018-04-20 09:40: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中國援助南太島國問題因為上周澳媒關於“中國在萬那杜建軍事基地”的報道又熱了起來。雖然中瓦官方已經就此辟謠,但對此已陷入偏執的澳人依然充滿焦慮和恐懼。

  不過對於這“甚囂塵上”的謠言,萬那杜終於忍不住發文回應澳大利亞方面稱:“想做太平洋地區的領導者,先聽聽我們的意見”!

  澳大利亞總理和外長4月19日將赴倫敦出席英聯邦國家首腦會議。對“中國影響力”擴及南太惴惴不安的澳大利亞動起了心思。《澳大利亞人報》18日發文稱,“作為其使命的一部分,澳領導人將敦促英國、印度和其他英聯邦國家加強在太平洋地區的存在感,因為人們擔心中國的影響力在不斷擴大”。

  澳外長畢曉普18日稱,“太平洋島國中有11個是英聯邦成員”,她呼籲英國脫離歐盟後,應加倍援助南太平洋地區。17日,曾經將中國援助工程稱為“廢物”的澳大利亞國際合作與太平洋事務部長孔切塔 菲拉萬蒂—維爾斯也呼籲英國將更多的援助轉移到太平洋地區,因為“中國在那裏向小島國提供低息貸款和援助項目”。

  中國援助南太島國問題因為上周澳媒關於“中國在萬那杜建軍事基地”的報道又熱了起來。 雖然中瓦官方已經就此辟謠,但對此已陷入偏執的澳人依然充滿焦慮和恐懼。18日,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媒體報道稱,南太島國巴布亞紐幾內亞將同中國簽署自貿協定。2018年APEC峰會將在巴新舉行。

  而面對澳大利亞政府一再炒作“中國在萬那杜建軍事基地”的報道,萬那杜《每日郵報》刊登題為《想做太平洋地區的領導者? 先聽聽我們的意見》的文章,作為對澳大利亞的回應。

  以下為文章全文。

  澳大利亞人對太平洋島國的認識是如此有限以致于我們好奇他們是否真的想了解我們。我們的聲音和現實狀況在媒體上雖時有報道但屢被忽視。

  一家澳大利亞新聞機構(指費爾法克斯) 連篇累牘地報道所謂中國計劃在瓦建立軍事基地事。儘管瓦政府表示“此事純屬子虛烏有”。但某位澳國防分析人士(文中指大衛.沃爾) 堅稱“沒錯,但中瓦就此有過探討!”; 儘管瓦外交部長説“瓦中從未討論建立軍事基地,瓦也不會允許建立基地”。該國防分析人士仍堅持“沒錯,但中國軍隊正在部署!”; 儘管瓦總理表示“瓦不會同意建立軍事基地,有關報道充滿惡意揣測”。但澳媒體仍高呼“桑托碼頭已經建好,隨時會變成軍事基地!”,部分冷戰人士還指出澳正在失去與生俱來的太平洋地區領導角色; 儘管島國民眾表示“我們有自已的領導人”。但澳政客仍嘶喊“沒錯,但他們正讓你們國家陷入債務危機之中!”; 儘管瓦分析人士強調“我們雖不夠完美但瓦未處於債務危機之中,我們債務佔GDP的比例還不到澳方的一半。但堪培拉方面仍高吼“中國很狡猾,會通過債轉股方式偷偷地掌控你們的基礎設施”。這次, 島國人民再次回復“不,貸款協議中從沒有這些內容"。誰知道澳方又會搬出哪些“大道理”。

  澳總是“喋喋不休”地説著乏味的話,試圖説服我們對澳有利的事情肯定也對島國有利。讓我們把話説明白,如果澳方想讓我們聽話,就得先聽聽我們的聲音。

  澳媒從來不去報道巴新地震和瓦安巴島火山災情,因為“中國軍艦不會去那裏”。澳民眾基本上不關心瓦需要什麼,因為澳媒編輯集體選擇忽視瓦的呼聲。

  費爾法克斯傳媒樂於支付一個團隊耗時一週時間來報道某個防衛分析人士的“狂熱夢”費用,團隊內部人士也承認此舉可能有些偏執。

  北京與堪培拉最大的不同在於北京善於傾聽。無論好壞,中國外交官願意傾聽太平洋島國領導人的心聲,並常常給予島國需要的幫助。

  與此不同的是,澳政客聽完太平洋島國民眾的訴求後,就開始告會對方澳需要什麼。澳對外政策中有一個普遍且有害的看法是太平洋島國的聲音無足輕重。

  是誰從中國建造的桑托島碼頭中獲益? 是我們, 萬那杜人民! 澳方應該多聽聽我們的呼聲,因為我們生活在這片土地上。

  從本週開始,該碼頭將迎來數千名安巴島災民。我們當然歡迎澳救援船隻。但我不認為會有澳媒對受災民眾進行頭條報道,除非我們邀請中國海軍來幫忙。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