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科技領域可能成中美交鋒主戰場 中國在晶片等領域必須有所作為

2018-04-18 08:57: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紀雙城 環球時報記者 李司坤 陳欣】“中方將密切關注事態進展,隨時準備採取必要措施,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17日,中國外交部和商務部針對美國發出“中興出口禁令”做出如上回應。當地時間16日,美國商務部發表聲明,禁止美國企業向中興通訊提供産品,禁令期限為7年,理由是中興違反與美國政府去年達成的一項和解協議。

  從《華爾街日報》16日的報道看,美國的目標不僅僅是華為和中興。該文章稱,美國正在考慮對中國限制美國雲計算及其他高科技服務供應商展開報復,或在301條款下發起新的貿易申訴,因為中國未對亞馬遜、微軟等美國這一領域的企業做到“開放”,而是要求它們與中企成立合資公司,並把技術轉讓給中方。而美國對阿里巴巴等中企沒有這樣的限制。《華爾街日報》稱,如果美國採取行動,將開闢對華貿易戰的“新戰場”。

  此外,美媒還集中渲染要對中國的5G技術保持警惕。CNN等美媒17日援引美國“無線通信和網際網路協會”的報告稱,中國在5G技術領域超越了美國。如果美國想在該領域贏得與中國的競爭,就必須採取“行動”。

  對於中興的遭遇,國際貿易學會中美歐戰略經濟研究中心共同主席李永17日對《環球時報》表示,美國的目的是打擊中國産業中的冠軍企業以及這些企業的引領作用。如果美國接下來真要對阿里巴巴等公司進行限制,就説明其阻礙中企發展已經到了不惜一切的地步,哪怕是中國的投資能為美國創造就業,能為雙方創造利益。中國資訊消費聯盟理事長項立剛17日對《環球時報》表示,現在中國政府和相關産業已經看清楚了,在晶片等核心領域必須有所作為。從長遠來看,中興的遭遇對中國並非是壞事。近年來,中國在高科技領域對美國的依賴程度已呈下降趨勢。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