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國家統計局:中美貿易摩擦改變不了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勢頭

2018-04-17 20:34: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北京4月17日電(記者鬱瓊源、胡璐)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邢志宏17日表示,當前中國經濟穩中向好,中國經濟穩定性、協調性、可持續性增強,經濟韌性好、潛力足、迴旋餘地大,中美貿易摩擦難不倒中國經濟,更改變不了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

  邢志宏當日在國新辦舉行的一季度國民經濟運作情況新聞發佈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時説,近年來,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驅動,我國經濟內在動力和活力被大大激發。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國經濟結構發生了重大變革,我國從一個出口大國轉向了出口和進口並重的大國,這種結構性的變化大大增強了經濟的穩定性和韌性。

  “在過去幾年中,外部環境比較複雜嚴峻,中國經濟仍然保持了中高速增長,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我國內需為主的經濟結構,通過內需對衝了外需減弱的影響。”邢志宏説。據統計部門測算,2008年到2017年內需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達到了105.7%,目前最終消費支出已經連續第五年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一引擎。

  與此同時,邢志宏認為,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使得我國經濟活力、動力、潛力不斷釋放,增強了經濟的創新力、競爭力,提高了應對複雜局勢的能力。

  “中國是個大國,無論是從發展空間還是從産業體系、宏觀調控的空間來看,都有很大的迴旋餘地。”邢志宏説,中國完全有條件、有能力應對中美貿易摩擦,應對各種風險挑戰,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態勢。

  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貿易順差大幅收窄。貨物進出口總額67516億元,同比增長9.4%,進出口相抵,順差3262億元,比上年同期收窄21.8%。其中對美國進出口增長6.3%。

  邢志宏表示,我國對外開放格局在進一步擴大,貿易空間依然非常大,通過國內企業不斷增強競爭力,我國能夠繼續保持進出口貿易的平衡。

  統計局:一季度GDP同比增6.8% 國民經濟實現良好開局

  今年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按照推動高品質發展要求,圍繞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狠抓政策落實,國民經濟延續穩中向好發展態勢,轉型升級穩步推進,品質效益不斷提升,經濟運作開局良好。

  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産總值19878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8%。分産業看,第一産業增加值8904億元,同比增長3.2%;第二産業增加值77451億元,增長6.3%;第三産業增加值112428億元,增長7.5%。

[責任編輯:張麗媛]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