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美企圖精準打擊俄經濟要害?俄強硬回應:正商討報復清單

2018-04-17 09:01: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俄羅斯不會在批准針對美國制裁採取回應措施的法律草案問題上有任何拖延。”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裏亞布科夫16日強硬回應美國對俄羅斯的最新制裁威脅。當地時間15日,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黑莉宣稱,美國將就敘利亞局勢對俄採取新一輪制裁,新的制裁主要針對“向敘提供化學武器生産技術的俄羅斯公司”。對此,俄羅斯正在商討制定具體反制措施,將通過限制從農産品到火箭發動機在內的眾多産品的進出口對美國進行回擊。

  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黑莉15日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電視節目中透露,美國和英國正在評估對敘利亞展開軍事打擊後的影響與後續行動,她宣稱美國即將對俄羅斯實施新的制裁。黑莉説,新的制裁將直接針對與敘利亞巴沙爾政府及敘利亞發展化學武器有直接關係的俄羅斯公司,制裁目的是為了阻止敘利亞未來再次使用化武,並阻止俄羅斯繼續“掩蓋其盟友敘利亞的罪行”。她稱,新的制裁方案細節將由財政部長姆努欽于週一宣佈。黑莉當天在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還稱,在達成目標之前,美國暫時不會從敘利亞撤軍。她列出了美國在敘利亞問題上的3個目標,即確保敘利亞不使用化學武器、“伊斯蘭國”(IS)等極端組織被完全打敗以及伊朗的影響力不覆蓋整個地區。

  《紐約時報》稱,美在對敘利亞突襲剛結束不久就實施新制裁,意在傳達出一個信號:美國不僅要求巴沙爾政府對使用化學武器負責,而且敘利亞的支援國俄羅斯和伊朗也要負責。特朗普發誓要讓敘利亞的盟國因支援其使用化學武器而付出“巨大代價”。報道稱,特朗普在大部分總統任職時間內還努力與普京建立起友誼,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批評普京個人,即使“通俄門”特別檢察官穆勒在調查時也是如此。但最近幾週,特朗普政府對俄羅斯採取了越來越多的行動,特朗普點名批評普京支援敘利亞使用化學武器。週一的新制裁是過去四週來特朗普政府對俄羅斯採取的第三輪制裁。

  “美國企圖精準打擊俄羅斯經濟要害”,德國《經濟週刊》16日稱,華盛頓宣佈正在準備就俄羅斯支援敘利亞進行新一輪的制裁。這表明特朗普對敘利亞不會發起長期戰爭,因為他明白美國在伊拉克戰爭後深陷泥潭的教訓。況且,特朗普的真正目標是俄羅斯。特朗普企圖通過不斷加強的制裁讓俄羅斯清楚對抗美國的後果。美國希望俄羅斯重新陷入“冷戰”時期的孤立,讓俄羅斯感受經濟困境,比如盧布匯率大降、産品滯銷、民不聊生。16日,受到美國新一輪制裁的威脅,俄羅斯股市再次大跌,俄最大鋁企股價下跌逾5%。此前俄鋁股價在香港股市下跌了30%,並創下該股上市以來的新低。

  針對美國計劃因敘化武事件對俄羅斯實施新的制裁,俄羅斯副外長裏亞布科夫16日表示,俄羅斯認為美國的新制裁是一種“倡狂”的政策。美國在全球範圍內肆意對許多國家進行制裁,俄將與金磚國家、G20中的許多國家以及其他國家在雙邊基礎上討論這一問題。裏亞布科夫稱,俄正準備通過對美國制裁採取回擊措施的法案,他稱,“這項重要法案的時間表不會被拖延。從政治角度來看,俄外交部認為需要儘快實施。” 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16日也怒斥,美國對俄的新制裁實際上與敘利亞問題不能聯繫在一起,“這不過是(美國)在國際上的經濟搶劫”。

  俄羅斯《觀點報》16日稱,俄國家杜馬當天緊急舉行會議,討論對美國制裁進行回擊法案。報道稱,其中提出回擊措施清單涉及的範圍非常廣泛。如果所有措施都得以通過,俄羅斯與美國對抗將上升到一個新的更高的層次。俄國家杜馬主席沃洛金13日提交了一份法律草案,要求針對美國反俄政策採取一系列回應措施,草案要求針對從美國進口的商品和服務採取一系列制裁措施:禁止或限制農産品、原料和食品、酒和煙草製品、藥品的進口;禁止或限制俄稀土製品和設備對美出口;禁止俄聯邦政府和地方政府採購美國的設備和軟體;撤銷美國公民作為産權所有人的商標專用權。禁止在核工業、飛機製造業、火箭發動機工業方面與美國合作。俄聯邦委員會保護國家主權委員會主席克裏莫夫表示,美國所有這些制裁的理由都是荒唐的,俄羅斯必須採取強硬措施進行回擊。

  英國《金融時報》稱,俄羅斯反擊美國制裁的措施可能包括禁止美國公司與俄羅斯的航空航太和核能行業合作,受影響最大的將是波音和通用電氣等美國巨頭。報道稱,俄經濟在全球的影響力遠遠不及美國,這限制了俄反擊的選擇範圍,因此,俄反擊目標將指向美國公司嚴重依賴俄羅斯産品的部門。比如,俄可能禁止向美國出口鈦,此舉將使波音公司受到損失,波音每年從俄羅斯購買35%的鈦産品。

  俄聯邦委員會預算與金融市場委員會主席裏亞布欣15日稱,若俄國家杜馬通過相關法案,俄可能不再向美提供用於發射衛星的火箭發動機。

  “空襲敘利亞使美國和俄羅斯墜入新的敵對時代。”美國彭博社稱,幾週前,特朗普還邀請普京會面,甚至可能是在白宮會面,但是對敘利亞空襲後,美俄官員不可能在不相互侮辱對方的情況下走進同一個房間。對敘利亞的空襲讓人們驚訝美俄關係在最近幾週惡化的速度有多麼快,特朗普甚至一改過去不願點名批評普京的做法。雙方存在太多的不和、太多的猜疑、太多的憤怒,無法消除彼此的仇恨。報道引述莫斯科國立國際關係學院政治學學者索羅維的話稱:普京對此感到非常憤怒,其結果將是一波史無前例的報復和針鋒相對的行動。

  【環球時報駐敘利亞、俄羅斯、美國、德國特派特約記者 李瀟 張曉東 李勇 青木 柳玉鵬 陳一】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