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頂層設計將出 20萬億財政支出探尋更高效路徑

2018-04-14 08:44:00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頂層設計將出 相關制度文件正在起草

  20萬億財政支出探尋更高效路徑

  把錢用到刀刃上,預算績效將實現預算範圍全覆蓋

  如何把錢花在刀刃上,讓財政資金用得更有效率?《經濟參考報》記者從業內獲悉,我國20萬億財政支出正探尋更高效路徑,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頂層設計文件正在醞釀中,包括第三方評價體系等制度文件正在起草。未來我國預算績效將實現預算範圍全覆蓋,實現貫穿預算的全過程。

  作為政府績效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預算績效是一種以支出結果為導向的預算管理模式,要求花儘量少的資金、辦儘量多的實事,向社會公眾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産品和公共服務。通俗地講,就是讓取之於民的財政資金更好地用之於民,用得更有效率。業內指出,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力舉措。也是實現高品質發展的應有之義。去年,我國財政支出已經突破20萬億元,當前推進全面績效管理無疑是非常重要而且緊迫的任務。

  《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經過多年的推動,我國目前的預算績效管理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果,“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意識不斷增強,一些地方也探索出了很好的經驗。當前相關部門正在研究起草相關頂層設計的指導意見,還將結合指導意見研究出臺一系列配套制度辦法,包括分行業分領域的評價指標體系建設、規範第三方管理辦法等。

  財政部預算司副司長王克冰日前在由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中國財政學會績效管理研究專業委員會主辦的“中國預算績效管理論壇(2018)——全面實施績效管理專題研討會”上指出,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應從“全面”“績效”兩個關鍵詞著手,在廣度上實現預算範圍全覆蓋,在深度上實現貫穿預算全過程。在他看來,可以通過預算管理的流程再造和制度的完善,能夠挖掘管理上的潛力,把財政資金配置到更有效的領域,提高其使用效率,從而緩解當前的收支矛盾。

  王克冰指出,近年來財政部狠抓績效管理落地,積極推動構建預算管理體系,目前在一般公共預算方面已初步建立了以項目支出為主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並且在不斷地延伸和擴展。

  不過,他也坦言,在具體工作中,績效管理的意識還依然薄弱,重分配輕管理,重使用輕績效的現象還比較普遍。此外,缺乏績效評價目標、預算安排、政策調整有效的掛鉤機制,績效管理的約束有限,還存在績效、預算雙軟約束的問題。績效管理水準也有待提高,存在績效管理範圍不全,第三方績效評價的市場還不夠完善等問題。

  王克冰談及下一步推進思路時表示,第一要實現預算範圍全覆蓋。也就是説,五級政府財政都要實施績效管理,真正形成項目、政策、部門整體財政運作全方位協調推進的格局。第二,要貫穿預算全過程。首先,在預算編制領域,要實現績效和預算管理的深度融合,不能形成“兩張皮”。

  要提高預算的決策水準,重大政策和重大項目要做好績效的評估論證,績效的資訊和評價結果要加以利用,對重大項目還要做全週期的績效管理。第三,績效評價要推動全系列。重大政策重大項目可以讓第三方介入,但也要普遍推動績效自評,可以通過建立抽查制度等手段來增進績效自評的準確性。第四,評價對象也要實現全方位覆蓋。除此之外,在績效管理上還要實現目標規劃的全面性。當前的“牛鼻子”是要形成績效目標、績效評價和預算編制的掛鉤機制,來解決低效無效的問題,而從長遠來看,則要真正讓績效管理髮揮在國家治理中的支撐作用。

  “績效是政府預算的邏輯起點與終點,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我期待把一種意識轉化為理念,把理念上升為一種國家治理層面的績效行動。”中國財政學會績效管理研究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辦公室主任王澤彩表示,績效是國家治理的一個手段,這已經成為一種共識。預算績效管理要按照績效理念引領,關鍵是預算績效評價結果與預算安排掛鉤。

  王澤彩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下一步推進全面績效管理,確實需要制訂一個長期的規劃,因為預算績效管理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需要不斷在實際工作中落實,在實踐中發展,因此需要科學制訂規劃,積累預算績效管理的各個階段與環節的寶貴經驗,形成一套合理的可操作的方法。此外,儘快建立健全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包括績效評價的共性指標體系及個性指標體系。建立起全國統一、科學有效的評價體系,使得評價指標與標準具有可比性,保證評價結果的科學性和公正性,進一步提高績效評價品質。

  他表示,還應提質擴面,要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及管理辦法,制訂相對規範統一的績效管理工作流程和操作細則,明確各相關機構和人員在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中的職責,規範操作程式和品質控制要求。另外一方面要橫向擴大績效評價對象的覆蓋範圍,不僅一般公共預算,四本預算均要進行績效評價,另一方面要縱深推進績效評價覆蓋各級政府,凡是使用財政資金的單位和項目都應納入績效評價範圍。

  財政部預算評審中心副主任宋文玉指出,如何將績效目標和預算編制結合起來、將績效的監控和預算執行結合起來、將績效評價和最後的分配和預算結構的調整結合起來,通過預算的績效的管理,促進部門整體的履職以及部門業務的管理,這將可能成為全面實施預算管理將來努力的方向。(記者 孫韶華 實習生 左翰嫡)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