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為世界繁榮發展貢獻“博鰲智慧”

2018-04-12 11:34: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亞洲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離不開亞洲。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4月11日落幕。2000多位參會嘉賓圍繞“全球化與一帶一路”“開放的亞洲”“創新”“改革再出發”等話題進行的深入探討,為亞洲和世界的繁榮發展貢獻出了“博鰲智慧”。

  改革開放的新時代

  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必由之路,也是實現中國夢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歷史當頭,中國根據本國國情自主作出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戰略選擇,向世界傳遞了中國“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將改革進行到底的堅定決心和“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的強烈信號。

  本屆論壇年會,是在全球化和自由貿易面臨挑戰的大背景下召開的。改革開放,是論壇年會向世界傳達出的最強勁的“中國聲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高度讚賞中國堅定推進改革開放的決心。她表示,這為當今世界增加了確定性和希望,世界需要像中國這樣的領導力量。亞洲開發銀行副行長格羅夫表示,習近平主席“向全球金融行業傳遞了正面而積極的資訊”,中國強調開放包容、深化改革,對全球各經濟體實現正常貿易至關重要。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表示,“全球經濟正加速朝一體化邁進,任何一個國家選擇重新封閉,其漣漪反應都將影響全世界”。

  實踐證明,過去40年中國經濟發展是在改革開放條件下取得的,未來中國經濟實現高品質發展也必須在進一步擴大開放、深化改革的條件下進行。紐西蘭前總理珍妮希普利表示,紐西蘭是目前全球最開放經濟體之一,曾經也嘗試過貿易保護主義,卻幾乎摧毀自己的國家。“貿易保護主義是一個錯誤的路徑,包容和分享是未來的趨勢。”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尼古拉斯拉迪説,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的舉措有利於推動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

  共創未來的新畫卷

  在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2015年年會上,習近平主席提出並深刻闡釋了推動構建亞洲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理念。本次年會期間,習近平主席再次呼籲,各國人民應該同心協力、攜手前行,努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創和平、安寧、繁榮、開放、美麗的亞洲和世界。中國發出的聲音、闡明的立場,為開創亞洲和世界的美好未來描繪了新畫卷。

  中國倡導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把握了時代潮流和世界大勢,直面人類社會發展中的現實難題,受到國際上越來越多的認可和歡迎,被寫入聯合國多份決議和文件。印度商業和工業協會聯合會秘書長桑加亞巴魯表示,“我非常贊同習近平主席關於建設亞洲命運共同體的倡議,亞洲已有一些地區合作組織,在探討建設亞洲命運共同體的問題,這是非常有益的進程”。

  “親望親好,鄰望鄰好。”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中國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經濟發展的順風車,將發展紅利與各國共用。習近平主席強調,中國的對外開放重大舉措將儘快落地,“努力讓開放成果及早惠及中國企業和人民,及早惠及世界各國企業和人民”。這體現的是中國的大國胸懷和魄力,釋放的是共創亞洲和世界美好未來的正能量。巴基斯坦總理阿巴西説,“一帶一路”已成為全球公共産品,它極具前瞻性,“將造福我們子孫後代,也將塑造21世紀”。蒙古國總理呼日勒蘇赫表示,中方倡導開放包容的發展為包括蒙古國在內的各國帶來更廣闊的機遇,蒙方支援“一帶一路”建設,願加強蒙中發展戰略對接及各領域合作。邁向高品質發展階段的中國將繼續為各國發展提供重要機遇,為世界經濟提供更強勁的動力。

  創新發展的新篇章

  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根本動力。習近平主席指出,“誰排斥變革,誰拒絕創新,誰就會落後於時代,誰就會被歷史淘汰”。創新發展將驅動“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中國産品”到“中國品牌”的轉變,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保駕護航。

  本屆論壇年會對創新話題尤為關注。“未來的生産”“未來的交通”“未來的通信”“新一代技術革命”“人工智慧”“共用經濟”“區塊鏈”等主題的分論壇,座位一席難求。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周文重指出,“將創新作為發展的第一動力,既是一種新的發展理念,也是亞洲和新興經濟體實現跨越式發展、‘彎道超車’發達國家的重要途徑。”默克高性能材料全球管理委員會常務委員安高博感慨,“第四次工業革命已經到來,為使消費者受益,提升發展速度,未來必須擁抱創新”。

  博鰲亞洲論壇今年首次嘗試使用AI(人工智慧)同傳技術。在會場展示區,由騰訊公司推出的AI同聲傳譯解決方案“騰訊同傳”,把嘉賓演講內容以中英雙語形式實時投屏展示。聽眾現場觀看之餘,還能利用微信小程式回放會議記錄。中國企業為論壇添加的驚喜,還有高鐵。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化龍透露,2020年左右,中車集團將推出一款可變軌距的時速400公里高鐵,可以在不同軌距之間實現快速切換。

  通過改革創新,衝破制約發展的舊框框,各種發展活力得以充分迸發。長江商學院院長項兵認為,“中國在擁抱新科技方面步伐很快,很多行業將有望迎來新一輪政策利好,産生一系列增長機會”。創新還為中國經濟轉向高品質發展提供了新動能。京東金融CEO陳生強指出,新興科技的發展為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科技創新成為中國建設現代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徐惠喜)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