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時代改革開放紅利來了

2018-04-12 11:31: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4月10日,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宣佈了一系列擴大開放重大舉措,包括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創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加強智慧財産權保護、主動擴大進口等。這是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標誌性行動,將給中國和亞洲,乃至世界繁榮發展帶來更多紅利。

  在一系列重大舉措中,具有引領性的是市場紅利。因為市場越繁榮、機制越成熟,其運作也就越穩定、越可持續。此外,投資紅利和生活紅利也是顯而易見的,無論企業、金融機構還是普通居民,都可以通過投資獲得經濟增長的成果;更加開放和更加充分競爭的市場將給居民帶來更均衡的産品和服務。

  從更深層次看,我們還將收穫制度紅利。中國改革開放40年形成了一系列制度成果,深刻地改變了中國和世界。新一輪改革開放也將在制度建設上産生深刻影響,形成新的制度成果。

  具體來看,紅利將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金融市場將更加多元和包容。隨著金融領域一系列開放措施陸續落地,為外國投資機構參與中國市場、分享紅利創造了條件,也將促使中國本土機構提高競爭力和創造力。同時,多元化、多類型的金融機構參與競爭,有利於提升服務水準和品質。當然,這也會促使監管機制升級和完善。

  二是製造業將全面提升品質和創新水準。我國製造業創新能力正不斷提升,工業基礎能力穩步增強,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加速成長。進一步對外資開放相關行業領域,降低相關産品關稅,將倒逼本土製造企業提高科研、生産、流通、服務等方面的實力,提高全要素生産率和品牌競爭力。在開放的環境中,優勝劣汰機制將更加健全,更多優質本土企業將應運而生。

  三是本土創新驅動型企業將迅速崛起。越是有壓力,越可能激發拼勁兒和闖勁兒。加強智慧財産權保護,是中國經濟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的必然選擇,也是保障中國企業在開放環境中走向強大的必要手段。

  從全球産業競爭和我國産業發展大局考慮,要鼓勵和保護技術創新、産業創新、業態創新、模式創新,必須從智慧財産權保護入手。要完善執法力量,加大執法力度,顯著提高違法成本。當然,加強和完善智慧財産權保護,不僅是外資企業有要求,中國企業更有要求,必將推動本土創新驅動型企業迅速崛起。

  四是營商環境將進一步優化。為創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我們正從完善市場規則、優化政府機構設置、修訂負面清單等三大方面齊頭並進。形成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不僅對於吸引外資有利,對本土企業同樣重要。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