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博鰲亞洲論壇嘉賓熱議中國改革開放:砥礪四十載 聚力再出發

2018-04-11 12:00: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圖① 4月10日,在“改革開放40年:中國與世界”分論壇上,嘉賓討論“中國改變了世界”等話題。

  圖② 4月10日,“全球化的‘下半場’:風險和不確定性”分論壇上,嘉賓在分享各自觀點。

  圖③ 4月9日,“粵港澳大灣區”分論壇上,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樊綱在發言。

  圖④ 4月10日,“美國經濟的結構性挑戰”分論壇上,嘉賓就有關問題展開討論。

  經濟日報記者 高興貴攝

  時間,總會在一些特殊節點提醒人們回眸過往、激勵人們繼續前行。正在召開的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恰逢中國改革開放40年這個不同尋常的節點。會場外,40年造就了快速崛起的中國,也見證了世界各國的繁榮發展;會場內,關於中國改革開放的話題是重點中的重點。

  4月10日下午,一場主題為“改革開放40年:中國與世界”的分論壇上,與會嘉賓熱烈討論“中國怎樣改變了世界”的話題。

  改革開放深刻影響中國

  40年來,中國從過去那個現代化的“遲到國”變為現代化的“實踐中心”,從當年的“欠發達國家”成長為“最有活力的新興經濟體”,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迎來了光明前景。在博鰲亞洲論壇會議中心30多米的長廊兩側,一張張照片、一段段視頻講述著巨大變化背後的故事。這些照片、視頻將中國改革開放中重要的歷史瞬間定格,構成了一條波瀾壯闊的“時光隧道”,讓各國與會嘉賓都成為中國進步的見證者。

  在“改革開放40年:中國與世界”分論壇上,鮑勃卡爾、拉法蘭、潘基文都是這樣的見證者。

  大學時學習中國歷史的鮑勃卡爾是澳大利亞前外長,他曾遺憾中國與世界之間曾經關上了溝通的大門,但也很慶倖,中國在40年前作出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定,然後取得了如今的巨大成就。“鄧小平先生曾經當選美國《時代週刊》年度封面人物,我仔細閱讀了那篇文章,還剪下來貼在了辦公桌上。我當時就相信,他能夠改變中國,中國能夠改變世界。”鮑勃卡爾説。

  “我第一次來中國,還是在上世紀70年代,現在每年都要來上六七趟。”法國前總理拉法蘭已經是中國人民熟悉的老朋友了,他最清楚中國的變化,“中國實現了開放的文明和包容的增長,中國推動智慧城市建設,併為生活在其中的人們提供新的出行方式。更重要的是,中國不是複製西方已有模式,而是創造了自己的發展方式。”

  作為聯合國前任秘書長和博鰲亞洲論壇新一屆理事會的理事長,潘基文肯定了中國在經濟規模、外匯儲備、貿易體量上的增長,並堅信這樣的增長還將繼續,“我的任務,就是利用博鰲亞洲論壇的平臺促進各方緊密合作,實現中國、亞洲和世界的更大繁榮”。

  改革開放深刻改變世界

  GDP佔世界經濟比重從1.8%上升到15%,這意味著中國已經從跟跑者變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和社會變革實驗室”,變成了“讓全世界仰望的‘北極星’”。中國奇跡和中國經驗,深刻地改變了世界,使中國和世界各國共同受益。

  在拉法蘭和中國進出口銀行董事長胡曉煉看來,這種改變體現在豐富現代化路徑的認知上。

  “40年前選擇改革開放的道路,成就了今天的中國。當下,每一個國家都要通過改革的方式,讓我們的社會更加適應新的世界,也需要有開放的戰略,與改革舉措配合推進。在保護主義屋檐下,人人都是輸家,不會有真正的成功者。”拉法蘭説。

  “中國通過改革開放探索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道路,激發了中國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創造力,形成了一系列體制機制為現代化建設提供充分的支援和保障。中國在這條道路上走成功了,給了世界一個實現現代化的新參考。”胡曉煉説。

  “有研究顯示,中國消費將會佔全球消費的22%,這是一個強有力的數據。當我把這個數據分享給身邊的企業家朋友後,他們都覺得更有信心分享中國的發展機遇。”鮑勃卡爾説。

  在潘基文看來,中國改革開放對世界的改變還體現在提高世界人民的福祉上。“中國在很多領域以身作則,不少發展中國家也得到了中國實實在在的幫助,對他們而言,中國就是最好的典範。”潘基文説,聯合國能夠在全球實現2015年前極端貧困人口減半的目標,得益於中國實施精準扶貧措施、帶領將近7億人脫離了極端貧困。“2020年,中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將進一步成為其他國家學習的典範,讓世界人民與中國人民一樣生活幸福”。

  同舟共濟創造美好明天

  “改革開放40年:中國與世界”分論壇現場設置了一個小環節,讓與會嘉賓在題板上寫下自己對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感受。潘基文的答案是:共存共榮。

  的確,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因為合作與交流變得越來越大,也因為這樣的努力變得越來越“小”。在“大”與“小”的辯證中,中國與世界的聯繫日益緊密,國與國之間只有攜手並進,才能有更大的進步。

  “如果説過去40年,中國製造改變了世界,那麼今後,將會是中國金融改變世界。世界各國的發展都需要吸引更多投資,中國是世界上儲蓄最多的國家。如果我們在開放的前提下,把這些儲蓄通過金融體系很好地在全球範圍內配置,我們就能更好地改變世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方星海説,“中國金融業進一步擴大開放已經提上日程,待其儘快落地後,中國的資本市場將更活躍、更發達,中國與世界各國就能更深入地多贏共贏”。

  多贏共贏,是中國一再清楚表明的與世界各國相處之道。但總會有別有用心之人,戴著有色眼鏡曲解中國的善意。比如,關於“一帶一路”建設,就有雜音傳出。當胡曉煉現場將這個問題拋給鮑勃卡爾時,後者認為,中國的迅速崛起的確讓一些國家産生了不適感。但是,世界和平發展需要互利共贏的項目,只要將其中的細節解釋清楚,就一定會得到大多數的熱烈回應。

  胡曉煉認為,公道自在人心,“‘一帶一路’建設確實不會一馬平川,只有開展實際合作,才能達成真正的互利共贏。共商共建共用的理念,就是通過大家商量著辦、一起幹,發揮出最佳效果”。(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牛 瑾)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