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時代屬於每一個人】“種子精神”是新時代奮鬥者的基因

2018-04-02 14:55:00
來源:華龍網
字號
  在新時代奮鬥的隊伍中,我們聽到了一個“時代楷模”的名字——鐘揚,他的精神,被稱為“種子精神”。

  鐘揚生前是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他胸懷科技報國理想,長期致力於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率領團隊在青藏高原為國家種質庫收集了數千萬顆植物種子。2017年9月25日,鐘揚在赴內蒙古為少數民族幹部授課途中遭遇車禍,不幸逝世,年僅53歲。

  鐘揚用生命凝結的“種子精神”,就是祖國至上的時代使命感。“一個基因能夠拯救一個國家,一粒種子能夠造福萬千蒼生。”種質資源,事關國家生態安全和人類未來。作為物種遺傳資訊的一種載體,種質資源幾乎是所有重大研究成果的基礎,也是未來科技較量的必爭領域。青藏高原這個佔我國領土面積1/7的地區,植物種類佔到了1/3。有些地方甚至百年來無人涉足,植物資源被嚴重低估。從藏北高原到喜馬拉雅山區,從阿裏無人區到波濤洶湧的雅魯藏布江江畔,到處都留下了他忙碌的身影。他收集上千種植物的4000多萬粒種子,填補了世界種質資源庫沒有西藏種子的空白。鐘揚16年堅持學術援藏,不畏艱險盤點世界屋脊的植物家底。這種執著,正是由國家至上、人民至上,以民族復興為己任的時代擔當所驅使。

  鐘揚用生命凝結的“種子精神”,體現了對時代角色的準確把握。植物學家、科普達人、援藏幹部、教育專家,鐘揚的身份是豐富多彩的,但每一種身份都實現了人生角色在時代舞臺上的完美演繹。在生命的高度和廣度上,他都在與時代同頻共振,直到他生命戛然終止。“任何生命都有結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懼……我們採集的種子,也許會在幾百年後的某一天生根發芽,到那時,不知會完成多少人的夢想。” 一顆平凡的種子,可以為民族的未來帶來光亮。鐘揚在生命與種子之間,找到了共同價值。這種認知,是他忘我奮鬥的精神源泉。

  鐘揚用生命凝結的“種子精神”,意味著人生須與時代相切合。鐘揚認準“只要國家需要,再艱苦的科研也要去做”。從“兩彈元勳”,到以黃大年、鐘揚為代表的科研工作者,在各自領域為國家強盛、民族振興拼搏,是響應時代呼喚的生動寫照。正因為有眾多埋頭苦幹的“種子”,中國充滿活力的發展局面才得以形成,中國脊梁才得以挺立,才迎來了強起來的新時代。“滴水穿石”的哲理不難理解,水滴在犧牲的瞬間,雖然未能看見自身的價值和成果,但其價值和成果體現在無數水滴前仆後繼的粉身碎骨之中,體現在終於穿石的成功之中。當每個人都成為這樣的“水滴”,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何愁不能不能實現!把個人融入時代發展的偉大洪流,是人生價值得以實現的唯一路徑。

  以種子為生命的鐘揚,自己何嘗不是一顆“種子”?他人走了,“種子精神”卻留了下來,這是每個人為新時代奮鬥的基因。“種子精神”開枝散葉之時,就是中華民族創造新時代輝煌之日。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