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甘肅農民祁萬海是這樣富起來的

2018-04-02 13:35:00
來源:中國甘肅網-甘肅日報
字號

  記者 劉健

  修過汽車、開過飯店、販過木材、跑過運輸,一圈子下來,祁萬海從未想過,讓自己富起來的居然是老本行——當農民種地。

  “現在草莓應季了,一斤賣30元。過年那會兒,能賣到100元一斤。”指著大棚裏一顆顆紅透了的草莓,祁萬海説,去年,僅草莓一項,就收入了50多萬元。

  搭乘“網際網路+”的順車,這幾年,祁萬海將種植業與網際網路經濟聯繫起來,通過網路學技術,借力網路銷售自産有機果蔬,他的“地”越種越大,成為紅古區遠近聞名的新型農民。

  補學知識,向綠色農業要效益

  50歲的祁萬海是蘭州市紅古區花莊鎮青土坡村人。年輕時,在當地很多人眼裏,他是一個能折騰的人:走南闖北,從事過各種不同的行業。

  “闖了二三十年,錢沒掙下不説,還欠了幾十萬元的債。”回想起2010年重回青土坡村的情景,老祁很是感慨。

  總結過去的失敗,祁萬海得出一個結論——自己是吃了沒文化的虧。於是,只有小學四年級文化水準的他買了一台電腦,從學習打字開始,一邊研究使用電腦,一邊種地,每天從早忙到晚。

  大半年下來,祁萬海不僅學會了上網,還通過網路學會了一些現代農業先進種植技術。“發展設施農業,瞄準中高端消費群體,搞綠色無污染的有機果蔬肯定有市場。”想到這裡,祁萬海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在村裏承包了兩個蔬菜大棚,打算種植優質草莓。

  “要種就種最好的品種。”借助網際網路,祁萬海從外地引進了高品質的草莓品種,開始了綠色有機草莓的種植,邁出了發展現代綠色農業的第一步。

  不用任何化肥和農藥,全部使用農家肥;有種植問題就向區裏的農業專家諮詢或上網找答案……

  讓祁萬海欣喜的是:第一次試種就取得了成功。“大棚裏結出來的草莓又紅又甜,味道醇正,聞起來都覺得香味濃郁。”祁萬海説。

  一傳十,十傳百,老祁家草莓好吃的消息不脛而走,成為紅古區高端草莓市場上的搶手貨。

  借助網路,好産品走向大市場

  “兩個棚頭一年就掙了五六萬,如果種傳統果蔬,最多能掙萬八千。”算完賬,祁萬海心裏一下子就有了底兒。

  接下來,他擴大種植規模,增加科技投入,堅定地走上綠色有機果蔬種植之路。

  幾年下來,祁萬海在青土坡村和鄰村承包的大棚達到了100個,果蔬種類也從單一的草莓擴大到人參果、無花果、西甜瓜、木瓜、辣椒、櫻桃番茄等10多種,並且多半大棚都已完成了智慧化改造。

  “大棚智慧化就是通過網路和手機實現對大棚的卷簾、澆水、換氣等操作;大棚裏的空氣溫度濕度、土壤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光照強度、大氣壓強等各項指標一目了然。”祁萬海介紹,大棚的智慧化改造使種植效率大幅提升。“以前一個人管一個棚還嫌累,現在一個人管幾個棚也很輕鬆。”

  走到這一步之後,老祁並未就此滿足。2016年,祁萬海成立了甘肅農邁特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農邁特’的意思就是農業邁向網際網路時代。”祁萬海解釋説。

  為了讓綠色有機果蔬與網際網路融合得更緊密,祁萬海又做了一件重要的事:請人為公司研發電商平臺,實現綠色有機果蔬的網上下單、線下配送。

  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發,“農邁特”的電商平臺——農邁特開心農場終於在2017年開業了。

  “消費者通過手機APP,就能下單購買‘農邁特’的有機果蔬,順豐快遞蘭州市內24小時,全國48小時內送達。”祁萬海説。

  不僅如此,在實現網上銷售的同時,“農邁特”還打造了自己的溯源管家系統,實現了覆蓋所有果蔬品類的全流程溯源,這讓祁萬海尤為自豪。

  “到底有沒有用化肥農藥,消費者眼見為實。”他説,大棚種植影像被實時傳輸到食品衛生監管部門數據庫,消費者也可以通過手機360度查看大棚,果蔬種植過程徹底變“透明”,消費者更放心。

  與時俱進,觀念轉變才能致富

  對祁萬海而言,2017年是收穫滿滿的一年:全年“農邁特”綠色有機果蔬的銷售額達到了340萬元,他也從一個農民轉變為一名農民企業家。

  借助農邁特開心農場和溯源管家系統帶來的便利,祁萬海最近又推出了果蔬眾籌銷售活動。以草莓為例,在草莓下種後,消費者在網上以較低的價格購買。待草莓成熟後,可前往大棚自行採摘,或通過快遞收貨。

  “大棚都編了號,消費者訂購哪個大棚的果蔬,就可以通過手機實時查看哪個大棚的日常維護和果蔬生長情況,享受‘都市農夫’的樂趣。”祁萬海認為,這種眾籌銷售方式迎合了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消費需求,肯定有前景。

  祁萬海的大棚搞得有聲有色,附近一些村民也動了心,紛紛找祁萬海幫忙對大棚進行智慧化改造,祁萬海一一答應。“大家一起幹,才能形成規模,打出品牌。”他説,智慧農業是這些年政府鼓勵的産業,一個棚補貼4000元,鄉親們趕上了好政策。

  2017年以來,祁萬海已經幫鄉親們改造了近20個大棚,智慧農業在花莊鎮開始“升溫”。同時,30多家農民專業合作社與“農邁特”開展了種植合作,500多名農民因此實現增收。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祁萬海説,希望乘著十九大的東風,推進電商平臺建設,有更多的鄉親加入到平臺上,大家共同謀發展,一道奔小康。

  祁萬海的致富路讓很多鄉親轉變了觀念,也讓他的兒子祁錦瑞堅定了人生方向。

  祁錦瑞上大學時正值父親探索有機果蔬種植階段。那時,他和許多農村學生一樣,“寧肯出去打工,也不回來種田”,都懷著要在大城市好好闖一闖的夢想。如今,大學畢業的他回到了花莊鎮,加入到了“農邁特”的創業行列。

  “看到父親腳踏實地,種田種出了彩,我也下定決心做一個新型職業農民。”祁錦瑞堅定地説。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