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夢大國工匠篇】戰機“心臟手術師”羅卓紅

2018-03-30 16:07:00
來源:中國網
字號

  編前語:“中國夢大國工匠篇”大型主題宣傳活動由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和中華全國總工會聯合開展,中央新聞網站、地方重點新聞網站及主要商業網站共同參與。活動旨在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通過採訪報道基層工匠典型,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全網全社會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

   

  全國勞動模範、外場服務技術專家羅卓紅在工作中(資料圖)。解放軍5719廠供圖

  中國網3月28日四川訊(記者李佳)在航空發動機修理行業中,有著這樣一位匠人,他專注于航修事業近30年,從默默無聞成長為空軍裝備修理系統首屈一指的技能專家,他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719工廠外場服務人員羅卓紅。

  羅卓紅曾先後完成國慶閱兵、實兵對抗、重點方向戰備保障等重大專項任務36次,12次作為空軍裝備部巡查組專家參與裝備巡查,先後3次獲“空軍裝備部品質先進個人”。面對這些榮譽,羅卓紅説:“我只是工廠中普通的一員,像我這樣的員工還有很多。”

  投身外場服務工作 

  1990年,從部隊復員回廠的羅卓紅,被分配在傳裝工序從事航空發動機裝配工作。期間,羅卓紅把全部精力都用到了業務學習上,從最基礎的打保險、擰螺栓開始,逐步成長為一線骨幹力量,並擔任某新型發動機修理傳裝組組長。

  2003年底,羅卓紅得知工廠某新型航空發動機外場技術服務保障急需專業人員,毫不猶豫報了名。外場技術服務保障人員要長期在部隊駐點,獨自處理突發技術問題,既要具備高超的業務技能,還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陣地。為了儘快適應新崗位的要求,羅卓紅刻苦學習,經過不懈的努力,終於攻克新、老機幾種機型的排故技術難題,並圓滿完成多次外場重大專項保障任務。

  國慶60週年閱兵 

  2009年,羅卓紅承擔了國慶60週年閱兵裝備保障工作。9月28日深夜,閱兵村停機坪第一飛行梯隊的長機下一群人在忙碌著,一台發動機莫名其妙的起動不成功,當時在現場伴隨保障的羅卓紅臨變不亂,細心檢查後,得知唯有主燃油分配器未進行過起動油壓的檢查,故障隨之定位。羅卓紅憑藉著對發動機構造的極致了解和豐富的排故經驗,在同事唐勝的協助下,經過通宵達旦的奮戰,終於將故障解決。閱兵當日,戰鷹重返藍天,分秒不差飛過了天安門廣場接受了人民的檢閱。

  建軍90週年閱兵 

  2017年7月,羅卓紅赴某航空兵部隊進行駐點保障,他也有幸見證了工廠承修的某新型發動機首次參加閱兵演練。7月20日,一台發動機試車時加調供油偏心管漏油,但是必須參加下午的訓練任務,臨時調換飛機會影響後續整個飛行計劃。情況刻不容緩,羅卓紅迅速爬上飛機搜尋漏油部位,發現漏油位置緊貼機匣,上方佈滿導管,更換難度較大,為確保該架飛機正常參訓,他迅速制定了拆解方案,終於在下午2點之前將破損膠圈更換完畢。

  總結經驗傳授本領 

  2004年工廠開始組建外場服務保障團隊,目前有48人,先後完成多項重大外場保障任務。為幫助年輕的外場人員提高一手工作品質,羅卓紅結合工作經驗總結出了“四勤一靈七要一不留”工作法。羅卓紅説,我們的目標是要打造一個技術、技能兼優的“雙師”團隊。

  從一名普通職工成長為高級技師、四川省勞模、全國勞模,一路走來,羅卓紅最大的心得就是要在本職崗位上盡職盡責地工作,要幹就幹最好!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