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美國駐臺機構搬家或將有“大動作” 要派駐海軍陸戰隊?

2018-03-22 08:55: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余潞】就在“臺灣旅行法”生效使臺美關係備受矚目之際,美國在臺協會(AIT)臺北辦事處又公佈即將搬家的消息。美國是否派海軍陸戰隊進駐以及何等層級官員出席搬遷典禮,都在島內引發關注和議論。

  今年夏天搬家

  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將於今年夏天從臺北大安區搬到內湖新址。據臺灣《聯合報》21日報道,AIT在官方臉書上公佈視頻,由處長梅健華親自宣佈夏天就要搬家的消息。視頻中,梅健華走出AIT現址,搭乘臺北捷運到內湖站,向臺灣民眾介紹新館所在地,提到新館將於今夏落成,最後預告“美臺合作更上一層樓”。

  《自由時報》21日稱,由於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周簽署“臺灣旅行法”,外界關注是否會有美國在任官員來臺參加落成典禮?AIT發言人遊詩雅20日僅表示,典禮相關程式還在準備階段。臺“外交部長”吳釗燮稱,雙方持續交換意見,美國政府和AIT都在儘量努力,“盼能爭取閣員級的官員來臺”。

  亞洲最貴館舍

  AIT臺北辦事處目前位於臺北市大安區信義路三段,曾經是美軍顧問團團本部所在地。聯合新聞網21日回顧稱,該辦事處歷史上曾遇過兩次重大事件:一次是“劉自然事件”(詳見13版)。另外一次是臺美“斷交”期間,時任美國副國務卿到臺灣被上萬憤怒民眾扔雞蛋。前“外交部長”錢復回憶説,美官員確實飽受驚嚇,當時傳出他因隔日見蔣經國,將蛋洗西裝送洗,被發現褲襠濕了一大片,“應是驚嚇過度,尿失禁了”。

  AIT新館位於臺北內湖,造價2.16億美元,堪稱全亞洲最貴的美國駐當地機構,比在巴格達和北京的全球前兩大美國大使館花費還高,而且這座新館符合國際綠能建築標準,內有太陽能和污水處理等綠能科技,6.5公頃的佔地中僅開發15%,其餘保留原始的自然生態。聯合新聞網稱,新館原址為駕駛訓練學校,是臺“外交部”取得並經管的土地,AIT承租99年,租約從2004年底、2005年初開始。根據規劃,新建館舍包括辦公大樓、停車場、領務區、維修保養區、綠地與籃球場等。

  值得一提的是,新館舍採取堡壘式佈局,並具有反恐設計。外傳此次興建案,不但承包商是美國公司,連興建的工人都“原裝進口”來自美國。

  美國陸戰隊是否進駐成焦點

  AIT職員超過450人,從事各種與美國利益相關的工作,如政治意見交換、商業服務、農産品銷售、旅遊服務及文化交流等;他們名義上為民間組織職員,實際是由美國國務院授權執行相關任務的公務員。

  前AIT臺北辦事處處長楊蘇棣去年透露,AIT新址落成啟用後,美方將派遣陸戰隊駐守負責安全維護。他稱,這是美國對臺灣朋友的承諾;設計新辦公大樓之初,就希望能打造一個“陸戰隊之家”,這是美國駐臺人員應得的待遇,“美國在世界各國外交館舍都有此設施,臺北也會有”。此消息一齣,隨即引發美國對臺關係提升的討論。“中央社”稱,臺美“斷交”後,臺北辦事處辦公地點即無美國陸戰隊隊員駐守,美國也一再強調和臺灣維持的是“非官方關係”、美國在臺協會是非營利性民間機構,內湖新址若真由美軍陸戰隊駐守,“形同美國將AIT視同駐外使領館,對美臺關係具重大象徵意義轉變”。文章提到,美國2005年即派武官進駐臺北辦事處,但相當低調,這些武官和臺灣派駐美國的武官一樣,不穿軍服。AIT官員則稱,就算有陸戰隊駐守AIT,也只是個大約十來人的衛隊,和外界傳聞的“部隊”有些差距。

  臺“國防部長”嚴德發21日稱,目前沒有談美軍陸戰隊是否駐守,“這由外交部規劃,我們配合”。國民黨“立委”賴士葆21日擔心,外傳AIT新館將成為美國在亞洲的情報中心,臺灣可能會有遭大陸報復的後遺症。

  有評論認為,美國所謂保護臺灣的“政治承諾”本身就是錯的。香港中評社21日的評論説,接下來臺灣“漢光”演習,美方將派現役將領帶隊觀摩;加上蔡英文或許年內訪問美國康奈爾大學,“行政院長”賴清德訪問哈佛大學等,都是對大陸粗暴的挑釁,大陸的對臺戰略佈局相信會加速謀劃、推進。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