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十九大理論新視野】堅持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就是保證人民當家作主

2018-03-21 11:00:00
來源:求是網
字號

  3月20日上午,牽動全球目光的2018年全國“兩會”勝利閉幕。中國“兩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生動實踐,充分展示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強大優越性,充分展示了堅持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充分展示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本質。

  新中國成立伊始,中國就走上了一條與西方民主政治完全不同的發展道路。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人民在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改革和發展的實踐中,探索並形成一整套根植于中國社會土壤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脫離特定社會政治條件和歷史文化傳統來抽象評判,不能生搬硬套外國政治制度模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長期奮鬥的必然結果,是中國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運的必然選擇,是最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因為,我國的國家性質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

  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徵。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途徑和最高實現形式,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保證和支援人民當家作主落實到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之中。人民通過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等各種途徑和形式保證對國家重大事務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依法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人民代表來自各地、各民族、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工作和生活在人民中間,他們通過各種制度化的渠道反映人民群眾的訴求,這種制度化的渠道突出表現之一就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由此可以看出,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而上述所有民主形式的實現,都必須有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這個根本保證就是中國共産黨。

  堅持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就是要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實現。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在推進國家民主政治建設過程中,深刻把握“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基本結論,積極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無論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嚴格依法按程式辦事、充分體現人民意志的憲法修改過程,還是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制度全面建設,無論是人大制度、統一戰線制度、地方立法制度、監察制度等憲法修正案制度設計,還是積極穩妥地推進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政治協商制度的自身建設,無論是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深入推進,還是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的相互促進,都充分體現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本質屬性。黨的十九大報告把“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的重要內涵,並明確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寫入黨章。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就是要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反映了黨堅持人民立場、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的內在要求,使人民當家作主與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根本宗旨得到了完全統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就是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在社會主義建設改革發展中的具體實踐,二者是根本一致的。

  “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中國共産黨的初心與使命,自始至終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黨領導下的一切革命與建設的偉大實踐,都是為了讓老百姓過上幸福的生活。我們堅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必將煥發出更加強大的生機活力,必將在中華大地上書寫更加波瀾壯闊的奇跡!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