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上網來】習近平兩會“金句”指引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
推動我國經濟高品質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今年“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關注的事項之一。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就此發表重要講話,其中許多“金句”需要我們深刻領會,牢記心中。
當前,我國正處於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新征程,這是一項必須完成的、具有重大意義的艱巨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指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事關我們能否引領世界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潮流、贏得國際競爭的主動,事關我們能否順利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推動我國經濟高品質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是財富創造的根本源泉,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支柱。經濟體系的現代化,首要的是實體經濟的現代化。可以説,實體經濟是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底座”和“根基”。當前,一些發達國家金融部門過度擴張,經濟空心化嚴重,結構扭曲、失業高企,社會矛盾突出,造成了政局動蕩,影響了經濟長遠發展。因此,必須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深刻認識到:只有進一步重視實體經濟,才能更好順應經濟發展趨勢,贏得國際競爭的主動。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通往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由之路。當前,我國處於産業結構轉型升級的關鍵期,需要更加深入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是發展壯大新動能,做大做強新興産業集群,運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改造提升傳統産業。二是發展先進製造業,加快建設製造強國,推動整合電路、第五代行動通訊、飛機發動機、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産業發展。三是加快去産能步伐。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以壯士斷腕的勇氣,果斷淘汰那些高污染、高排放的産業和企業,為新興産業發展騰出空間。”
創新是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和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強大動能。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時指出,“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中國如果不走創新驅動道路,新舊動能不能順利轉換,是不可能真正強大起來的,只能是大而不強。”
十九大報告指出,創新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我國提出的補短板,其實補的就是創新能力。過去5年,隨著我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大力實施,創新型國家建設成果豐碩,天宮、蛟龍、天眼、悟空、墨子、大飛機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充分彰顯了我國創新能力的提升。但是,我國科技創新能力仍與經濟實力不夠相稱,與經濟建設主戰場和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有待進一步適應。鋻於此,我國必須堅定貫徹創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努力實現到2035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的目標。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離不開不斷擴大的對外開放。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高的目標要求、更有力的舉措推動全面開放,加快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加快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
我國經濟40年來的高速發展證明,對外開放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持打開國門搞建設;支援多邊貿易體制,促進自由貿易區建設。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進一步拓展開放範圍和層次,完善開放結構佈局和體制機制,以高水準開放推動高品質發展。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我國對外開放必將邁上新水準,為我國經濟高品質發展和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提供更加強勁的動力。(作者張茂榮是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