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全國人大代表藝術大師王一君:就是要為“兩高”點讚

2018-03-19 15:21:00
來源:法律與生活網
字號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會見代表時,親切與王一君代表握手,“主席,人民愛戴您!”王一君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情不自禁地説出這句話——這一幕經《新聞聯播》報道後傳遍神州大地。

  王一君立即成為記者們追逐的焦點。

  全國人大代表王一君,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國際柴燒陶藝協會副會長、中國刻瓷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全國刻瓷藝術評比評委……

  王一君還多次受邀為國家主席、副主席和國務院總理、國務委員等領導創作出訪國禮藝術品,多次應邀為中國駐外特命全權大使創作友好禮品,被譽為國禮藝術大師。

  他雖然是一位藝術大師,但是非常關注司法進步,作為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在山東團全體會議審議兩高報告時,被安排大會發言,12位發言人中,他是第六位發言者。

  \

  王一君:對最高法最高檢就是要點讚

  “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我就是要點讚!”3月16日下午,在代表駐地,王一君接受了《法律與生活》記者的專訪,談了他大會發言審議兩高報告背後一些故事。

  王一君作為陶瓷藝術大師,職業的習慣讓他非常注意觀察生活。他在生活中注意到,有時候,老百姓打贏了官司,贏得的卻是一張白紙,“耗費了很多司法資源,案子到最後卻執行不了”。

  後來,他又發現,地方法院想出一些管用的“招數”,比如“失信彩鈴”等,讓被執行人一處失信,處處受限。

  再後來,他驚喜地發現,在2016年兩會上,最高人民法院周強院長提出“用兩到三年時間基本解決執行難問題”,正式向執行難全面宣戰。

  “最高法院不僅了解基層法院的難處,也很了解百姓的疾苦”,王一君對《法律與生活》記者説,“很快採取系列措施,解決執行難問題”。

  王一君説,檢察機關也是如此,成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對下一代進行法治教育,防患于未然,從小培養孩子的法律意識,“孩子又會影響父母,父母也會做孩子的榜樣,這种家庭間的互相影響,奠定了公民守法的基礎”。

  王一君還注意到,在鄉村黑惡勢力、家族勢力影響著鄉村振興。沒有一個良好的法治環境,鄉村振興無從談起。“公平正義是鄉村振興的基礎”。

  對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主動出擊、積極作為等有了切身感受,王一君在人民大會堂聆聽兩高報告時心潮難平,“法律條款是理性的,但法官和檢察官處理問題時,卻是有溫度的,讓百姓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公平正義”。

  為此,評議兩高報告時,王一君“為法院破解執行難打call”。

  王一君告訴《法律與生活》記者,來北京開全國兩會之前,他做調研時了解到,他所在的淄博市淄川區人民法院,連續5年組織開展“執行利劍”活動,不斷創新打擊“老賴”方式方法,實施了執行懸賞、網路司法拍賣、“失信彩鈴”等措施,在轄區內形成了強大的執行威懾氛圍,很多失信被執行人也就是我們常説的“老賴”,嘗到了“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滋味,大大增強了全社會的守法誠信意識。

  同時,王一君評議兩高報告時也“為檢察院強化法律監督點讚”。

  王一君《法律與生活》記者説,在強化法律監督方面,淄博市淄川區人民檢察院也採取了一些有效措施,比如設立了山東省內首家檢察監督中心,整合監督力量,利用大數據平臺,實現監督資訊、線索的資源共用,努力為解決檢察監督線索發現難、取證難、立案難等問題拓寬思路,推動形成整體監督工作新格局,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王一君説,在評議兩高報告時,他提了兩條意見:

  一個是,建議進一步加強環境司法力度。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産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

  生態文明建設法治化是“美麗中國”的重要保證。建議司法機關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發揮更大作用,通過公益訴訟等方式,加大對破壞生態行為的打擊力度,守護好綠水青山。(兩會記者 盛學友)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