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日本品牌為何不受中國消費者待見?專家這樣回答

2018-03-15 10:26:00
來源:環球網
字號

  【環球網報道 記者 丁潔蕓】近年來,外資品牌已佔領國內市場不小的份額,更多國人因為口碑好、品質安全、優質服務以及潮流跟風等原因 購買外資品牌。而如今,外資品牌在銷售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的同時,也存在諸多問題;對外資品牌來説,中國市場具有毋庸置疑的 重要性,因此了解中國消費者對外資品牌的印象、評價並進行縱向的數據對比,對外資品牌在中國發展至關重要。

  2018年,環球網聯合環球時報輿情調查中心就外資品牌相關話題展開網民對外資品牌好感度的調查。本次調查于2018年2月9日-2月27 日通過環球網、一點資訊、今日頭條、UC、百度新聞、鳳凰網等以線上調查的方式展開。

  《2018年中國消費者對國産品牌好感度調查報告》顯示,在外資汽車、護膚化粧品、服飾鞋帽品牌、家電廚衛、酒類和金融保險的品牌好感度結果中,曾是優質代名詞的日本品牌均佔據黑榜榜首。針對這一調查結果,環球網記者採訪了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

  趙萍表示,首先這和中國消費者的歷史感情有關。日本在南京大屠殺、慰安婦等問題上嚴重傷害了中國老百姓的感情,給中國消費者留下負面印象。

  其次,日本品牌在過去一年中出現了很多品質和信用醜聞,這讓“日本製造”的優質形象受到很大損害。此類負面消息在消費者當中不脛而走,導致日本的整體品牌形象在中國消費者心中大打折扣。日本自身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也直接導致負面評價較多。

  除了以上兩大主因,趙萍認為這還和日本一些品牌在中國的本地化程度不高有關。有些日本品牌沒有完全針對中國市場的需要來生産,很多時候這些品牌在中國市場生産的品類和在本國比較一致,沒有滿足中國消費者的個性化和多樣化需求,而是生産什麼就賣什麼。所以中國消費者感到不滿意。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