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2018兩會改革新征程】“再減貧1000萬以上”充滿底氣

2018-03-09 21:38:00
來源:中國青年網
字號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説,“加大精準脫貧力度。今年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以上,完成易地扶貧搬遷280萬人。”這一承諾鏗鏘有力,既是承諾、更是誓言,充滿了底氣。

  要實現小康社會、實現共同富裕,必先解決貧困人口問題。一直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扶貧工作,對貧困家庭的“操心事”“煩心事”格外的上心。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到我國最貧困、最落後的地區,察真情、看真貧。在了解民情,聽取民意的基礎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等一系列文件先後出臺,對扶貧脫貧工作進行科學指導,推動扶貧工作有序進行。

  脫貧攻堅是關乎人民群眾最根本利益的重大任務,也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從上到下各部門以脫貧而動,分片包點、對口支援,從政策上扶持、從資金上資助,“輸血與造血”並舉,以“扶志”“扶智”為先,不少貧困人口實現了由“輸血”扶貧向自身“造血”脫貧的轉變。值得一提的是許多扶貧幹部長期駐守在扶貧第一線,成為貧困對象的貼心人。各級幹部走在前、幹在先,急貧困戶所之所急、幫貧困戶之所需,在脫貧攻堅中打頭陣,夯實了脫貧的根基,使各項扶貧政策得到有力的貫徹落實。

  我國農村貧困的原因各有不同,有共性也有區別。因此,各地方扶貧方式也不盡相同,多年來扶貧的模式不斷翻新,多種多樣,産業扶貧、行業扶貧、定點扶貧、易地扶貧、交通扶貧、水利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金融扶貧等等,在“精”和“準”上下功夫,針對不同的對象施以不同的幫撫策略,因村制宜、因人制宜。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任務責任要實,做到分工實、責任實追責實,分工明確,責任明確,履責激勵,失責追究”“貧困地區各級領導幹部要立下軍令狀”。各個地方制定了不同的責任追究制,用鐵的紀律作保證,定點定責任,實行任務到人,狠抓落實,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幹,對於執行不力者予以通報,保證扶貧工作的健康開展。

  脫貧攻堅戰已進入攻堅拔寨階段,要打通“最後一公里”,需下更大力氣,有更多的謀策,我們已經取得了扶貧攻堅的纍纍碩果,夯實了基礎。在黨的十九大繪就的宏偉藍圖中,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我們必將奪取脫貧攻堅全勝。(羅瑞明)

  

[責任編輯: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