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潘奶奶”:用一顆愛心溫暖2000多學子(上)

2018-03-08 19:40:00
來源:天山網
字號

  編者按: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這一根本任務,抓住提高公民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這一中心環節。近日,中宣部命名第四批50個全國學雷鋒活動示範點和50名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其中,烏魯木齊市天山區二道橋片區管委會固原巷社區被命名為全國學雷鋒活動示範點,阜康市沙尼汗居家養老點負責人沙尼汗艾塔木、疏勒縣疏勒鎮新市區社區居民潘玉蓮被評為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

  3月5日起,天山網對自治區榮獲第四批全國學雷鋒活動示範點和崗位學雷鋒標兵榮譽稱號的單位和個人典型事跡進行報道,在全社會弘揚雷鋒精神,凝聚起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3月6日下午,在喀什地區疏勒縣疏勒鎮新市區社區居民潘玉蓮的“愛心小課堂”上,潘玉蓮把《雷鋒日記》裏的內容摘抄在黑板上,並給孩子們講雷鋒的感人事跡。

  3月5日是學雷鋒紀念日。為了讓孩子們學習雷鋒精神,從3月4日開始,潘玉蓮就在課堂上增加了雷鋒事跡內容,號召孩子們向雷鋒學習,做好事、做好人。

  “愛心小課堂”教書育人

  潘玉蓮父親是漢族、母親是維吾爾族,一直以來,她總是告訴身邊的人:“我是團結族”。活到老,學到老。正是因為家庭環境和自身不斷學習的精神,76歲的潘玉蓮會國家通用語言、維吾爾語、藏語、俄語,英語,現在還正在學習日語。

  26年前的一天,她看見放學後在外面嬉戲調皮的孩子,她突然意識到,自己應該辦個“小課堂”,讓這些孩子們充分利用時間好好學習,還可以教育孩子們怎麼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就這樣,潘玉蓮把孩子們叫到自己那並不寬敞的家裏,泡上花茶,放上冰糖,教起孩子們國家通用語言,告訴他們學習的重要性。她找了一塊小黑板,給第一次來的5個孩子鉛筆和紙。“我在黑板上寫出來,教他們讀寫,保證他們每個人都學會,才讓他們回去。”潘玉蓮説。

  剛開始,孩子們並不願意來學習,潘玉蓮就提前準備些吃的、學習用品,孩子們學得快,寫得好,就用這些獎勵他們。小課堂上用心教孩子學習,課堂外和孩子們真心交朋友。很快,“潘奶奶”就受到孩子們的喜愛。每天放學後,孩子們都願意主動來潘玉蓮家學習。

  本就不大的房子越來越擁擠,可是,這並不影響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語文、數學、英語……從一年級到六年級,針對不同年級的孩子,潘玉蓮也會講不同的學習內容。只要願意來,潘玉蓮總是熱情用心對待每個孩子。

  “在這裡,他們就是我的孩子,我要對他們的身體、學習、教育都負責任。”潘玉蓮説。

  真心真情對待每個孩子

  “愛心小課堂”26年來如一日,2000多個孩子從潘玉蓮的“愛心小課堂”上走出來,有的在內地已經工作,有的現在正在上內高班、內初班。他們親切地喊她“潘奶奶”。

  本就靠低保生活的潘玉蓮,不僅要照顧癱瘓在床的兒子,正在上學的孫女,還對每一個孩子盡職盡責,遇到經濟實在太困難,潘玉蓮就撿廢品賣錢為孩子們買文具。即便這樣,潘玉蓮也從來不願意收孩子們的錢,堅持免費為孩子們上課。

  潘玉蓮告訴記者:“那時候還住在老房子,家裏條件本來就不好,不少家長過來接孩子總是悄悄把錢藏到被子裏、茶几的書下面。等我發現的時候問孩子和家長,他們都説‘不知道’、‘不是我’、‘沒有看見誰放的’……”沒有辦法,潘玉蓮只好再用這些錢買鉛筆、本子等文具鼓勵孩子們。

  一次,社區居民阿依古麗實在不忍心看潘玉蓮如此艱辛,就悄悄地在她枕頭底下放了一筆錢,可是被潘玉蓮發現後還回去了,她説:“這都是我自己的孩子,如果你有多的錢,就給孩子買學習用具獎勵娃娃吧!”

  為了能更好地輔導孩子功課,潘玉蓮還自費訂閱了大量的教輔材料。小學各科的課本,課本哪一頁有什麼內容她都記得清清楚楚。潘玉蓮説:“雖然每天很忙很累,可是看到孩子們一天天的進步,對她的喜愛,感覺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孩子們就是我最大的牽掛

  1998年,烏魯木齊市一單位得知潘玉蓮的情況後,聘請她到烏魯木齊一所學校教俄語,待遇也不錯。這正是潘玉蓮所盼望的,能發揮自己的優勢,還能解決家裏的生活困境。但在她心裏,最放不下的還是“愛心小課堂”的孩子們,她在猶豫中到了烏魯木齊。

  上班沒幾天,孩子們忍不住給潘玉蓮打電話,聽到熟悉的聲音後,興奮地七嘴八舌地説:“潘奶奶你去了哪?奶奶家裏怎麼沒人?奶奶我想你?奶奶我考了第一名……”潘玉蓮泣不成聲,挂斷了電話。

  一邊是心裏牽掛的孩子,一邊是難得的工作機會,矛盾中,牽掛戰勝了工作。潘玉蓮最終踏上回疏勒縣的路。孩子們看到她,高興地跳起來,涌向潘玉蓮的懷抱,哭著説:“奶奶,你不會走了吧?奶奶我都想死你了……”一些家長又高興又激動,緊緊抱住潘玉蓮説:“我們再也不會讓您離開我們的”。

  從那天起,潘玉蓮再也沒離開過孩子們。這些孩子已經深深地存進她的心底,紮根在她的生命裏。一天“小課堂”不難,難的是余生都奉獻給“小課堂”。潘玉蓮無私奉獻的大愛精神,也像春日陽光般溫暖著2000多個孩子和家長們,感動著萬千新疆兒女。(記者劉霞報道)

[責任編輯: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