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工人發明家匠心如初 25年紮根生産線逐夢國車復興之路

2018-03-07 16:03:00
來源:未來網
字號
  紮根一線,成績斐然,在齊嵩宇的牽頭帶動下,工廠每年完成了數千項項目技術完善升級。“比如我發明瞭一個小刀片的修復,只有400多塊錢的小機床,我把它改一改,每年一汽工廠就能省下230萬的刀片採購費用。離我最近的一次發明是弧焊的線上檢測技術。”

  未來網(www.k618.cn中央新聞網站)北京3月6日電(謝深森 和海佳)當他還是“麵條齊”的時候,還處於人生的迷茫期,那個時候他可沒想過,有一天他將作為全國人大代表,代表基層工人,傳遞基層聲音。

  大國工匠的成長道路上,齊嵩宇投入了自己對中國汽車生産製造業的鑽研與熱愛:“幹一行愛一行,踏踏實實地沉下來,只有你沉下來的時候,你才能發現這個崗位的價值,最終無論你在哪個崗位都能找到自己的發光點。”

  從一名車間廠房中的普通技師到掌握了全部手工焊接線、自動焊接線、387套焊接機器人、1178套工裝夾具匹配間隙的焊接大師,齊嵩宇不僅填補了世界汽車行業線上治理白車身點焊漏焊、開焊難題的技術空白,25年來深耕汽車製造領域,築就汽車製造業的中國夢。

   

  全國人大代表、一汽工廠高級技工齊嵩宇。未來網記者 劉文靜攝

  從“麵條齊”成長為工人發明家 

  1994年,齊嵩宇剛進入一汽工廠,當時他20歲,家住長春市的東北角與西北角的汽車廠隔城相望,每天騎自行車一個小時穿越大半個長春城去上班,對於齊嵩宇來説實在不方便。後來經過父母同意,齊嵩宇選擇住單位的單身宿舍。

  齊嵩宇把節省下的時間用於技能提高。他經常瞞著家裏人,晚上不回宿舍在維修間加班學習。時間太晚就在維修間的長板凳上睡覺。“因為那個時候班組都是獨立的小屋,每個班組都有獨立的維修間,維修間裏面都是大長凳子,為了工人平時休息的。然後我在那個凳子上睡一會兒,就可以頂一宿了。”

  長時間待在維修間不出來,睡覺問題可以依賴“長板凳”,吃飯可怎麼辦?齊嵩宇想了個好辦法,他找了一個大飯盒,用來煮麵條,在加上母親用大玻璃罐子給他裝好的大醬,就能湊合一頓飯。湊合的次數多了,同事就經常打趣他叫“麵條齊”。

  長時間的鍛鍊,維修的技能提升了,齊嵩宇的工作卻從維修間調整到生産線上做電焊操作。換了新的工作崗位,齊嵩宇難免有些不適應。在一次工作中,他不小心漏了四個焊點。“其實就像我們吃飯掉飯粒似的,有時候工人一天焊幾千個焊點,漏幾個是正常現象。但是這對車的品質影響非常大。”

  當時,齊嵩宇一天收入也不到二百塊錢,一個月就掙三千塊錢左右。漏焊之後,一個焊點罰五十塊錢,四個焊點就是二百塊錢。

  對於齊嵩宇來説,一方面繁重的工作已經讓他在體力上有很多付出,另一方面擔心漏焊又讓他的精神時刻處於高度緊張狀態。為了徹底解決這個問題,齊嵩宇圍繞自己的崗位做了一個叫“電子漏焊監控器”的裝置,這個裝置能夠代替他去數每天焊接的次數,一旦發現不對,就會作出警示。後來這個裝置被齊嵩宇當時所在車間的領導向全車間推廣。

  直到現在,齊嵩宇發明的這個小小裝置還在生産線上發揮作用。“現在,整個生産線基本上快標配了,有些工位的關鍵焊點不多可以不配。但是關鍵焊點多的工位,必須要配。”

  作為這一裝置的發明人,齊嵩宇在2004年的全國職工技術創新一個獎項的評比活動中,獲得三等獎。從此以後,齊嵩宇走上了發明創新路,2012年他被評為中國發明協會的特等獎,被授予“中國發明家”稱號。

  工匠技術薪火相傳 高校任教每年帶出200名學生 

  齊嵩宇形容自己受益於師帶徒的培養方式:“踩著老勞模的腳印一步步走過來。”

  怎麼樣去培養一個工匠?齊嵩宇從自身談起感受,首要是得益於國家的人才培養政策。

  目前齊嵩宇通過大師工作室、專家工作室對派過來的新員工進行前期培訓,讓他們具備技能上崗資格。因人而異制定培養計劃。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和學生“掰手腕”,幫助新員工從學生的角色轉換到工業的角色。

  斬獲各種獎項、榮譽後,有高校聘請齊嵩宇任教,不想離開基層崗位的齊嵩宇拒絕了這個邀請,但是他也想要用自己的經驗幫助更多的學生。

  齊嵩宇通過高校授課的方式,每年通過兩個學期,至少要帶200學生出來。在學校,齊嵩宇並沒有教電控、自動化這種熱門的專業,他教特種焊接。“我所在的學院有30來個電控方面的老師。但焊接方面的老師加上我才5個。所以説我就把專業轉向到焊接方面。把自己8年焊接的工作經驗轉化成方法教給學生。”

  在維修方面,齊嵩宇有自己的一套檢測問題方法,這種方法,齊嵩宇取名為“蝸牛的螺旋”,故障現象發生以後,從週邊擴散、逐漸修正,就像蝸牛的螺旋一樣,最終回到一個點上,問題出處一目了然。

  齊嵩宇在帶學生的時候除了教技能也尤其注重教方法。“只學習技能,他可能成為高級技師,但不能成為一個大師工匠。”

  生産一線牽頭人 每年締造數千個項目技術升級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雖然事業上屢獲榮譽,齊嵩宇一直深耕基層,埋頭生産一線,恰如當年他初入一汽集團時的鑽研肯幹,因為“我的根應該在那裏”。

  “很多人認為你都做發明家了,做了‘全國勞模’,得‘五一勞動獎章’,就認為你應該轉成幹部身份,坐辦公室。可我覺得,我是一步一步走過來的,基層是我的根本,我仍然要在基層工作。”

  紮根一線,成績斐然,在齊嵩宇的牽頭帶動下,工廠每年完成了數千項項目技術完善升級。“比如我發明瞭一個小刀片的修復,只有400多塊錢的小機床,我把它改一改,每年一汽工廠就能省下230萬的刀片採購費用。離我最近的一次發明是弧焊的線上檢測技術。”

  齊嵩宇在焊接崗位不斷創新其內心充滿快慰:“每出一個發明我就感覺非常自豪,因為這個東西是我做的,完全是我發明出來的,我的想法從一步步實施,到最終形成專利,為一汽工廠、為國家汽車製造業做出了貢獻。”

  齊嵩宇現在的崗位是依舊是一線工人。他現在是“紅旗”汽車生産線的維修工,也在技術處工作,負責解決技術難題。

  “‘紅旗’這個國車的復興夢,就是我的中國夢。”齊嵩宇希望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推助國家汽車自主研發:“‘紅旗夢’是中國夢的一個組成部分,如果是國家、老百姓都能使用國産自主製造的紅旗車,老百姓的祖國自豪感和幸福指數會上升,希望大家都來了解、認可我們的中國車。我作為‘紅旗人’,我把這個車品質幹得棒棒的,然後交到中國老百姓的手裏面,是我的一份責任和任務。”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