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2018兩會改革新征程】五年輝煌全面展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

2018-03-07 16:00:00
來源:中國網
字號

  周曉晶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亞非發展研究所原所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今年是十三五承前啟後的關鍵之年,更是十九大後中國經濟再啟航的關鍵之年。正是在這樣一個大的歷史重要節點,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用了三分之一的篇幅對過去五年的經濟工作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做了系統闡述和全面總結。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以來的五年,是我國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面對極其錯綜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前行,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面開創新局面。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李克強總理還明確指出,過去五年的輝煌成就,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是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結果。

  在回顧過去五年我們如何取得輝煌成就時,李克強總理用九個堅持全面總結了過去五年的工作經驗,同時也就全面展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實踐與形成進程。

  一是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著力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經濟運作保持在合理區間、實現穩中向好。這是面對過去五年艱難複雜國際國內經濟形勢,著力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唯一正確的指導思想。只有堅持穩中求進,才能繼續推動中國經濟的發展,才能取得過去五年的輝煌成就;只有堅持穩中求進,才能妥善應對國際國內各個潛在經濟風險,避免發生大的系統性風險。在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有兩段話充分證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所取得的偉大成就。一段是,經過艱辛努力,我們頂住了經濟下行壓力、避免了“硬著陸”,保持了經濟中高速增長,促進了結構優化,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斷鞏固和發展。另一段是,妥善應對“錢荒”等金融市場異常波動,規範金融市場秩序,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維護了國家經濟金融安全。從根本上講,穩中求進既是過去五年面對艱難複雜國際國內形勢的唯一正確的指導思想,也是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裏唯一正確的指導思想。

  二是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培育壯大新動能,經濟結構加快優化升級。面對複雜國際經濟環境、面對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歷史關鍵節點,繼續推進改革是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唯一正確選擇。過去四十年中國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首先都要歸功於我們始終一貫地堅持了改革開放。不改革中國就不可能在那樣短的時間裏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不繼續深化改革中國就不可能完成兩個一百年的宏偉戰略目標。緊緊依靠改革破解經濟發展和結構失衡難題,大力發展新興産業,改造提升傳統産業,提高供給體系品質和效率。繼續深化改革的關鍵在於找到改革的著力點和抓手,在於找準和把握改革的基本方向。而這一著力點和基本方向就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兩大核心,是我們黨一貫倡導的實事求是原則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中的具體體現。

  三是堅持創新引領發展,著力激發社會創造力,整體創新能力和效率顯著提高。四是堅持全面深化改革,著力破除體制機制弊端,發展動力不斷增強。五是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著力實現合作共贏,開放型經濟水準顯著提升。六是堅持實施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戰略,著力推動平衡發展,新的增長極增長帶加快成長。這四個堅持,實際上是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四大支柱。正是通過這四個方面的積極努力,才能夠實現穩中求進,才能夠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落到實處。

  七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眾獲得感不斷增強。八是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著力治理環境污染,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明顯成效。九是堅持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著力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社會保持和諧穩定。這三個堅持突出的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和落腳點。這就是一切為了人民,始終把人民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堅決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發展理念。只有一切為了人民,堅決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我們才能避免為發展而發展,才能使發展惠及最廣大人民群眾,才能避免那種以犧牲子孫後代為代價的所謂增長。

  總結過去是為了更好地指導未來,正是在深刻闡述了九個堅持之後,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2018年經濟發展的預期目標和工作任務,並明確指出,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做好今年工作,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大力推進改革開放,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推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特別在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方面取得紮實進展,引導和穩定預期,加強和改善民生,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