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90後”海歸博導楊樹:潛心半導體器件研究 打造節能利器

2018-03-04 12:26: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氮化鎵和碳化矽,是新一代半導體材料,用它製造的電力電子器件具有低損耗、快速開關等特點,是目前發達國家重點投入的電力電子關鍵技術。浙江大學“90後”研究員楊樹,憑藉對這一前沿領域的深入研究,入選了第十二批青年千人計劃,歸國任教,打造環保節能利器。

  眼前這個半透明的晶圓就是新型氮化鎵同質外延材料,在經過光刻、離子注入、金屬化等一系列微納加工後,就形成了這個兩釐米見方的晶片,別看它外表看似普通,但其實大有學問,它的上麵包含了上百個電力電子器件。在氮化鎵材料的幫助下,一個幾平方毫米的器件能夠阻斷上千伏的高壓和導通數十安培的電流,相較于傳統的半導體材料硅,新器件可大幅降低功耗、提升效率和工作頻率。而對於這一領域的研究,浙江大學“90後”博導楊樹和團隊獲得了業內的廣泛認可。近五年,她已經在國際權威期刊及頂級會議發表論文六十余篇。

  2010年,年僅20歲的她從復旦大學畢業,進入香港科技大學攻讀電子電腦工程博士學位,隨後留校擔任客座助理教授。2016年,在英國康橋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的楊樹被浙江大學引進,成為浙大當年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之一。

  浙江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院長 盛況:我們中國的經濟和整個國家民族的發展,在這些年發展得非常好。那麼對這些人才有迫切需求,我們國家也給這些人才提供了非常好的發展的機遇和機會,這些年輕人們紛紛的在國外求完學,回到祖國來,為祖國的發展做貢獻。

  2012年,浙江大學電力電子器件團隊和蘇州高新區攜手打造了專門用於新型半導體電力電子器件研製的實驗室,這也是國內高校中為數不多的具有該領域研發的實驗室。歸國後的楊樹和團隊正是借助於這個平臺,向具有更低損耗、更高頻率的新型氮化鎵和碳化矽電力電子不斷攻關,致力於打造出更多適用於智慧電網、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高效電力電子器件。

  浙江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研究員 楊樹:我覺得能夠回到自己的國家,回到自己熟悉的環境,然後現在平臺也非常好,能夠在這樣的平臺上做一份自己熱愛的事業,讓我覺得心裏非常踏實。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為學科的發展貢獻一份微薄的力量。

  (央視記者 馬力)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