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充分認識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首要任務和重點任務

2018-03-03 17:13:00
來源:國際線上
字號

  日前,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和《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為即將開啟的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定調、指方向、作部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是新時代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場深刻變革。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黨的十九大作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圍繞這一戰略安排,面對新時代新任務提出的新要求,緊緊抓住兩個“還不完全適應”,十九屆三中全會提出,在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下決心解決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中存在的障礙和弊端,加快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更好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

  力度之大,範圍之廣、影響之遠,是這場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重要特徵。從改革目標來看,包括了黨、政府、武裝力量和群團四大方面,即黨的領導體系、政府治理體系、武裝力量體系和群團工作體系。其中,每一體系都有明確的改革目標,由此構建起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作高效的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形成在黨的統一領導下適應新時代新要求的國家治理體系,為加快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和進一步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創造有利條件。

  總攬全局、協調各方,是黨的領導體系改革目標。根據這一目標,完善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的制度,加強黨對各領域各方面工作領導,確保黨的領導全覆蓋,確保黨的領導更加堅強有力,是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首要任務。

  黨的十九大報告報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産黨領導。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最根本的就在於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

  從這個意義上講,將黨的領導體系改革放在優先位置,從而推動人大、政府、政協、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在黨的統一領導下協調行動、增強合力,全面提高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準。如此,有助於發揮黨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體現“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的根本遵循,有助於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為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鬥爭、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提供有力支撐。

  職責明確、依法行政是政府治理體系改革目標。根據這一目標,轉變政府職能,優化政府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是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重要任務。

  黨的十八來以來,在複雜的國內外環境下,我國經濟呈現穩中求進、穩中向好發展態勢,經濟實力不斷上新臺階,不僅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源和穩定器。這與我們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堅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而不斷創新體制機制、不斷釋放改革紅利密不可分。

  同樣,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新時代,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新時代推動高品質發展為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提出了新要求。這不僅意味著從實現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三個方面去要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也意味著通過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突出問題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因此,將政府治理體系改革作為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重要任務,調整優化政府機構職能,全面提高政府效能,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無疑全面對接了新時代進一步創新政府體制機制的客觀要求。

  總之,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可以預期,在黨的全面領導下,這場深刻變革及其擔負的首要任務和重點任務,將會為黨和國家事業繼往開來、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提供強有力保障。(張德勇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責任編輯:張禦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