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幸福的奮鬥者】阿斯古麗用雙手“織”出美好生活

2018-03-02 21:16:00
來源:天山網
字號

  開欄語:“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奮鬥本身就是一種幸福”、“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春節團拜會上的講話,聚焦“奮鬥”這一時代主題,凝聚了全黨全社會的奮進力量。

  即日起,天山網推出“幸福的奮鬥者”系列報道,持續深入講述新疆各族幹部群眾奮鬥的生動故事,展示新時代奮鬥者的新風貌新作為,大力弘揚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精神,為實現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總目標,作出新疆兒女應有的貢獻。

  阿斯古麗 木卡西在工作中。

  天山網訊(記者馬少賓 通訊員張麗攝影報道)“媽,我在這邊一切都好,後天放假,廠裏發工資了,給你們打過去的錢別捨不得花。”2月28日,在廠裏的食堂吃過午飯,21歲的阿斯古麗 木卡西給母親打電話説。

  夢想著走出大山

  阿斯古麗是溫宿縣博孜墩柯爾柯孜民族鄉博孜墩村人,這個村裏的婦女們個個都是柯爾克孜族刺繡能手,村裏的布茹麗 斯開克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

  位於托木爾峰腳下的博孜墩村,大多數村民都以放牧為生。在阿斯古麗看來,要想擺脫貧困,改變自己的命運,就只有靠努力奮鬥,她相信“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阿斯古麗很早就開始跟著母親學習刺繡,她夢想著有一天能成為布茹麗 斯開克一樣的繡娘,走出大山,憑著技藝在城市裏找一份穩定的工作,能養活自己,過上幸福的生活。

  阿斯古麗跟母親學得很認真,有空了,還經常到布茹麗 斯開克的家裏請教刺繡技巧。

  當把一根根細線通過自己的巧手“編織”成一張張花紋精緻的圖案、一塊塊平整細密的布料時,阿斯古麗的內心充滿了成就感。

  靠著努力 她成了一名紡織女工

  和村裏的婦女們一樣,雖然阿斯古麗的刺繡作品在夏秋旅遊旺季的時候能賣給遊客換點錢,但終究無法改變家庭貧困的面貌。

  2017年11月,溫宿縣在各鄉(鎮)村全面開展整建制勞動力轉移,幫助農村閒散勞動力外出務工,阿斯古麗參加了培訓,她認為,這是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

  “剛開始參加培訓的時候,因為普通話不好,老師講課的內容很多都聽不懂。”阿斯古麗説,那個時候,她暗暗下決心,不管多難,都要學好技術,只有這樣,才能有機會走出大山。

  當別人休息的時候,她借來同學的筆記認真復習,下課了,她跟在老師後面問問題。

  功夫不負有心人,阿斯古麗經過培訓,進入了華孚紡織廠車間,成了一名實習生。

  10天的試用期,阿斯古麗不僅向師傅請教技術問題,還請教普通話。她的努力好學和吃苦耐勞得到了師傅和車間老員工的肯定,她順利轉正,成了一名紡織女工。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第一個月,我領到了2000元的工資,還有600元的伙食補助,激動得一晚上沒睡好覺。”阿斯古麗説,她把工資全部都給了家裏,她知道母親身體不好,妹妹還在上學,家裏需要用錢的地方很多。

  之所以把工資都給了家裏,阿斯古麗説,主要是在工廠裏也沒有什麼花錢的地方,吃食堂、住樓房、上下班還有專車接送。

  2月28日,在工廠的宿舍接受採訪時,阿斯古麗穿著短袖T恤,她説如果留在村裏,就算到了5月份,都還要穿棉衣。

  “我們住得這麼好,每天工作8小時,一週兩次普通話培訓,還有各種文藝活動,生活過得豐富多彩。”每每向家人或村裏人説起自己的工作,阿斯古麗總是很自豪。

  阿斯古麗説,在華孚紡織廠,她不僅學習了先進的紡織技術,現在每個月能拿到3000多元的工資,還交了很多朋友,這些都是她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真的沒有想到,我一個初中畢業的農村女孩,能有機會走出大山,還能過上現在的生活。”阿斯古麗説,她堅信幸福是奮鬥出來的,以後會更加努力,學好普通話,學好紡織技術,用雙手為自己織出美好生活。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