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守護1070戶家庭健康的人

2018-03-01 09:42: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央視網消息:對於大多數醫學院畢業的學生來説,能夠進入三甲醫院、使用高精尖的先進儀器、做高難的手術,是自己的願望和理想。而做一名社區醫院的全科家庭醫生,聽上去不僅不體面,而且也似乎沒有什麼可做的。偏偏,就有人就無怨無悔地留在這個崗位上,還做出了成績。朱蘭就是其中之一。

  2004年,朱蘭所在的二級醫院要轉型為社區醫院,院裏很多年輕醫生都離職了。而已經是個不錯的心內科專科醫生的朱蘭卻留了下來,成為了上海市徐匯區斜土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一名全科家庭醫生。

  “我要做中國第一代全科醫生!”走進這間社區醫院時,朱蘭立下了志向,一定要做一個被老百姓認可的醫生。從專科到全科,首先面臨的困難就是知識不夠用。離開學校多年的朱蘭報考了上海交大醫學院的臨床醫學碩士,白天上班、晚上週末學習,很快就拿到了全科醫師資格證書。3年後,又順利獲得碩士學位,醫療綜合服務水準得到很快提升。

  學術水準上去了,新的難題又擺在面前:社區醫生該怎麼做?這是一個全新的職業,沒有範本,沒有人來引路,朱蘭只能自己摸索。

  除了對社區內居民突發病症的治療,朱蘭想到,如何能夠預防干預連年攀升的慢性病發病率,也應是社區醫生的重點工作。為此,她一邊跑圖書館查閱國外資料,一邊請教復旦大學傅華教授,共同探討對策,逐步建立社區慢性病群組干預新模式。

  2001年,徐匯區成為上海率先試點家庭醫生制的區縣之一,對於朱蘭來説,這又是一項新的挑戰。她帶領團隊,到一個個居委去宣傳、一個個家庭去敲門去簽約,很快就簽約了1000戶。緊接著,她又率領團隊創建“誰簽約、誰負責、誰服務”的網格化運作機制,並針對不斷增加的簽約戶,創新建立起家庭醫生健康評估體系,首批建立500多戶家庭的健康報告,包括家庭環境等60多項指標。

  這個歷時半年的心血之作,成為徐匯全區健康評估的第一本範本,得到了行業內的廣泛認可。

  2015年,朱蘭又進行了新的嘗試創新。她注意到社區內老人越來越多、看病不容易,她便專研了老年病、老年護理等前沿新知識,並與街道商量,決定試點“醫養結合”項目。街道辟出空樓作為“老人日間照料所”,朱蘭和團隊進駐提供醫療服務。

  紮根基層,她做出了許多三甲醫院大夫都沒有做到的成就。這些年來,朱蘭承擔市、區級課題項目7項,發表代表性論文十多篇,榮獲“中國醫師獎”、“銀蛇獎”提名獎等獎。通過自己的努力為社區居民築起健康堡壘,真正成為他們健康的“守門人”,這就是朱蘭心中最大的夢想。(素材來源:央視新聞、文匯報)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