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藏東第一隧”矮拉山隧道貫通記:氣貫險峰,天塹變通途

2018-02-27 14:41:00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
字號

  經常跑國道317線的司機們熟知,過矮拉山要特別留心。

  矮拉山路線,是從四川進入藏東的必經通道,平均海拔3900米以上,山路崎嶇陡峭。近日,記者實地感受了一番。

  “這裡雪天比較多,一般都不敢亂跑這條路。特別是大車,如果路上有暗冰,是十分危險的。”過路司機李松告訴記者。

  “如果要翻越這座大山,小車需要一個半鐘頭,大車得兩個鐘頭,遇到雨雪天氣則需要花費更長時間。”貨車司機土丁才巴説道。

  連綿的大山裏、陡峭的懸崖上,車輛都放慢了速度,小心翼翼前行著。而在他們腳下,一個關於縮短翻越大山距離和時間的浩大工程正在進行。

  2015年3月28日,矮拉山隧道正式開工,主洞總長4800米,隧址海拔3970米,是國道317線西藏境內的第一個特長隧道,也是名副其實的“藏東第一隧”。隧道穿越了兩個斷裂帶,地質條件非常複雜,軟岩大變形、涌水、岩爆等情況不斷發生,施工條件極為艱苦。

  換上反光背心、做好登記、接受完安全教育後,記者才進入隧道。由於隧道還未完工,轟鳴的機器聲震動著耳膜。隧道內幽暗、潮濕,讓人有些許不適。

  行進大概一公里,幾根大鐵柱讓寬闊的隧道瞬間變得狹窄了不少。現場工作人員告訴我們,鐵柱頂著的地方一度讓他們的心情跌落到谷底,這裡傾注了他們不少心血。

  “軟岩大變形是隧道工程中最可怕的一種現象,它會造成初期支護開裂,骨架變形、仰拱和槽隆起開裂。當我們遇到這個情況時,幾近絕望。” 國家林業局昆明勘察設計院矮拉山隧道項目總工程師宋文向記者描述。

  據介紹,軟岩大變形如果不能及時處理,前期開挖的隧道就會全部報廢。面對這樣的問題,施工人員只能迎難而上。雖然邀請國內知名專家現場勘查,但軟岩大變形是國際性難題,專家也只能給出大致方案,真正要解決問題還需現場摸索。就這樣,矮拉山隧道的工人們開始了漫長的試驗。

  宋文繼續説:“通過反覆摸索對比,在變形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採取系統小導管注漿,當變形超過三分之二的預留變形量時,採用八米長的錨桿進行加固,從實踐效果來看是很成功的。現在想想,那時真不容易。”

  軟岩大變形、岩爆、涌水……一個個隧道貫通的攔路虎被勇敢拼搏的人們逐一攻克。

  沿著隧道繼續前行,眼前到處都是忙碌的景象。打孔放炸藥、清除碎石,大家忙得不亦樂乎。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別看大家現在滿臉笑容,其實每個人都有著與隧道有關的難忘故事。

  來自雲南昭通的周幫文,身材瘦小、皮膚黝黑,在外闖蕩多年的他初來時就被矮拉山來了個下馬威。胸悶、流鼻血等高反症狀讓這個不輕易服輸的男子漢打起退堂鼓。

  “第一次進高原,我是開挖作業隊中高反最突出的一個,當時受不了,就準備回家。班長鼓勵我説,無論如何你都要堅持下來,堅持到最後一定是勝利,還好我堅持了下來。”

  在班組長的鼓勵和幫助下,周幫文終於適應了高原環境。適應後,他工作更加細緻認真,不到半年時間就從一名普通的一線工人成為開挖班班長。

  對周幫文來説,2017年10月2日,是他一生也忘不了的日子。

  “在作業過程中,加寬的位置特別危險。當時挖掘機挖不到位,我觀察岩層結構時也看不出來。在打眼的過程中,眼子打好後,準備吹眼放炮,我突然發現二架位置在掉渣。我立即大吼一聲,讓工人們都往後退,這時危險區突然就掉下一大塊石頭。如果不吼那一聲的話,後果真不敢想。”如今想來,周幫文仍有些後怕。

  隧道中的工人們手握高壓噴槍,一釐米一釐米挺近澆灌裸露的岩石,看似簡單的工作,卻都是考驗毅力的活。因為混凝土在高壓下遇到堅硬的岩石,很容易讓細碎的岩石反彈,但是灌漿不能漏灌任何一塊地方,所以眼睛必須緊盯岩石。細碎的石頭打在臉上,很不舒服。常人是很難忍受的。他們就這樣一釐米一釐米前進了幾公里。

  一炮震四方,一洞連南北。

  2月3日10點30分,經過大家的不懈努力,矮拉山南北隧道離貫通大概還有5米的距離。

  打眼、放炸藥,一線工人小心翼翼地做著最後的工作,其餘的工人在安全線外眺望,期待著歷史性時刻的到來。

  “三……二 ……一 ……起爆!”

  一聲巨響,南北隧道終於貫通,大家立刻歡呼起來。望著接通的隧道,大夥紛紛拿出手機拍照留念。面對貫通的隧道,在場的所有人都感慨萬千。

  “隧道終於貫通了,不管以前有多麼艱辛,現在感覺都是值得的。在隧道幹活比較難,那時水打出來像瀑布一樣,我們連續上四五個班,兩三天沒睡覺,但都堅持下來了。今天隧道終於通了,太激動了!”矮拉山隧道工人劉光成興奮得快説不出話。

  中鐵二局矮拉山項目部經理龔海軍一直緊盯著洞口,隧道貫通那一瞬間,他激動不已。“一千余工人日日夜夜艱苦奮鬥了三個年頭,這些年的辛苦沒有白費。今天的順利貫通並不是我們的終極目標!雖然臨近春節了,但我們還是要加大投入力度,春節不停工,爭取早日通車。到那時,翻越矮拉山的行車時間將由一個多小時縮短至七分鐘。”

  為確保隧道在今年全線通車,今年春節,又有不少工人捨棄與家人團聚的溫馨時刻,堅守在工作崗位。

  “露露、峰峰、爸爸、媽媽,我今年要在矮拉山繼續留守,不能回家過年了,提前祝你們新春快樂!”矮拉山隧道駐守人員姚蓉説。

  “從結婚到孩子現在5歲,我在家裏面待的時間不足5個月,很對不起家裏的人。但我十分希望你們支援我的工作。在新春佳節來臨之際,我祝家裏的親人、朋友,還有我的同事們,新春快樂、萬事如意!”矮拉山隧道駐守人員牟賓説。

  “老婆、女兒、兒子,對不起,今年又不能陪你們過春節了,你們在家裏面要過好這個春節,祝福你們新春愉快,身體健康!” 矮拉山隧道駐守人員張曉兵説。

  ……

  火熱的勞動激情,溫暖著雪域高原的隆冬。默默無聞的建設者,用熱誠和奉獻,加快著西藏公路交通建設步伐,加快著雪域小康的步伐。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