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牽媽媽的手】當你老了,我是你的拐杖

2018-02-23 13:43:00
來源:中國網
字號

   

  圖為作者與母親合影 

  半年前的某天,89歲的父親在蹬梯子搜尋資料時不慎跌落,醫院診斷肋骨骨裂。在醫院住了兩周後,父親回家靜養。除了睡覺,父親其他時間都戴著特製護具。

  沒出半個月,越來越衰弱的父親在一個清晨平靜地走了。

  從那天起,我和哥哥姐姐仨人開始輪流陪比父親小4歲的母親。

  教書育人一生,操勞一輩子的母親不止一次呆呆望著父親的照片念叨:“他一直在找資料給爺爺寫文章,想把爺爺在緬甸帶領華僑募集抗日物資、辦學校教子弟學習祖國文化的事記錄下來。”她喃喃地説,假如他不寫回憶錄、不爬梯子找書,就不會出事了……

  這些年,我忙於工作、照看自己的小家,常常只在逢年過節去看父母。過節大人孩子一起聚餐,母親總是説個不停,從第二代第三代,説到每個人。她反覆説小時候的各種事,卻很少動碗筷。其他人快吃完了,她往往沒吃兩口。現在和母親住在一起,才發現她是平日沒機會説,只好見面拼命説。

  一天晚上九點,我説洗洗睡吧,母親説:“洗完坐沙發再看看電視吧,你也看……再看20分鐘,不,到9點半吧?”

  不知不覺十點了,我已困地睜不開眼睛,母親卻説:“再看會兒。給你遙控器,你想看哪個?”

  我意識到,母親是覺得和我們在一起的時間太少了。哪怕不説話,只是一起多坐一會兒,她也願意。

  她的羊毛衫外套至少有十幾個年頭了,四個扣子早磨得溜光,領子袖口全是毛茬。幾年前我給她買了新外套,紅紅的很喜興,她卻只試了一次,就一直收在櫃子裏,執意穿舊的。“我穿習慣了,不願意換”。

  年三十這天,她八點就醒了,坐起來準備穿衣服。

  我指著舊外套説:“有味兒了,我去洗洗。今天過年,您把衣服都換換吧。”説著,遞上那件“新”外套。

  她居然沒再反對,裏外衣服全換了。我問:“換上這件漂亮吧?”

  她笑了:“這件挺好!不過,那件別扔掉,洗乾淨我再穿……舊是舊,可那是你爸給買的,我不想換……”

  母親在20年前就換成滿口假牙,只能吃軟乎的食物。媳婦知道她愛吃紅燒肉,特地燉了一大碗。晚上我用娃娃菜燒肉就米飯,母親剛吃一口,便讓拿來糖罐,加一勺白糖,攪拌後接著吃。

  我正納悶,她緩緩地説:“媳婦做的菜味道好。你回去説説,我喜歡吃甜的,少放鹽……千萬別直接説,要巧妙地,婉轉地説——她做飯辛苦,好心好意,直説她該不高興了。”

  記憶裏,一向要強的母親啥事都不求人。上下樓梯、過馬路,誰要扶她一把,她必定堅決推開。

  一個月前,母親到陽臺晾曬衣服,踏上積水,跌倒在地。幸虧沒傷筋骨,但自己無法行走了,必須有人攙扶。

  小時候外出,總是媽媽領著我,緊緊抓住我的手,生怕一不留神跑丟了。現在,上廁所時,她緊緊抓住我的手,一點點地挪步子:“別鬆開,摔倒,你媽就沒了!”

  “你們扶著我多動動。我能動,身體健康,就能少給你們找麻煩,你們工作踏實,你爸肯定也高興。”(博雅)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