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年”備受青睞映射我國綜合國力提升

2018-02-23 13:32: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剛剛過去的狗年春節,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的人們加入了慶祝“中國年”的行列。從高官政要的祝福,到商家市場的佈置,再到普通民眾的參與,這些變化無不表明,中國春節文化在海外的認同感正在加速提升,世界越來越青睞“中國年”。

  春節文化在海外走紅,並不是這些年才發生的事情。不過,與以往那種新鮮好奇和旁觀欣賞不同的是,中國春節文化傳遞出的價值理念正在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這是中國綜合國力和影響力整體提升的映射,也是春節文化傳遞出華夏文明重視家庭親情理念得到認同的證明,更反映了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進一步融合的歷史潮流。透視這一融合進程,有助於我們更加深刻認識春節文化在海外認同感加深的內在邏輯。

  進入21世紀,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國與世界之間的聯繫愈加緊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走出國門,從事商貿、投資、求學、旅遊等活動。來自外交部和旅遊局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在境外設立企業超過3萬家,在海外勞務人員約100萬,留學生約137萬。2017年全年,中國公民出境旅遊人數13051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7.0%。人員和資金大規模走向海外,表明中國與各國各地區的共同利益在不斷擴大。在這種形勢下,不僅中國對世界的關注在加深,世界對中國的認識也更加深入。中國文化在走向世界的同時,也在逐漸進入當地人們的生活,落地開花。

  關注得越多,接觸得越多,彼此間的理解也就越多。近年來,常常提到的一句話,叫作“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是需要溝通和理解作為基礎的。隨著“走出去”的中國人不斷增多,中國人的文化習俗、生活方式、日常用品、興趣愛好,都成為外界觀察的內容。大規模近距離接觸,也給外國民眾帶來感受中國人生活的可能。感覺到了,體會到了,阻礙彼此間看得見和看不見的障礙就會小得多。這兩年,“老乾媽”“馬應龍”“龍虎清涼油”“六神花露水”等國人耳熟能詳的品牌在海外頻頻走紅,甚至成為“奢侈品”,不僅説明“好東西哪都有市場”,同時也反映出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得到了更多國家民眾的認同。

  當世界將更多目光投射到中國,對春節的關注便不僅僅只限于絢爛的煙火、美味的餃子以及紅色的春聯,更多的人們開始思考和發掘春節所承載的內容。春節反映出華夏文明重視家庭親情,希望萬家團圓、共用天倫的價值理念,這與世界各地許多傳統節日的價值觀有著相同相通之處。無論時代如何前進,怎樣發展,終究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因此,對春節了解得越多,認識得越深,認同就會更加到位。

  春節備受青睞,體現著世界與中國融合的加深。因共同利益逐漸相互靠近,彼此間完全可以因為相似或相近的價值理念而進一步融合。中國能給世界提供的不僅僅是豐富的物質産品和發展機遇,更有華夏文明對人類發展的理解和價值判斷。相信隨著中外交流的不斷加深,更多中華民族文明成果將為世界越來越多的人所分享。(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連 俊)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