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解密三線記者手記】首次解密我國第三代戰機殲-10誕生的故事

2018-02-22 15:17: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提到戰鬥機,大家應該都會覺得它無比“高大上”,它一定會是在最先進最高端的研發地設計製造的,同時跟“嚴格”、“機密”這樣謹慎的詞語是分不開的。然而,作為我國戰鬥機中劃時代的機型——殲-10,卻來自於當時從零開始建設的三線基地——成都,而它誕生的過程卻頗具傳奇色彩

  在成都,有這樣一家神秘的單位。當年,甚至當地人都不知道這裡的人都在幹些什麼。而這裡,就是我國第三代戰鬥機殲-10的誕生地。春節前夕,我們的記者走進了這裡,了解到了“殲-10”戰機誕生時很多不為人知的故事。

  1970年5月,一輛載著300多人航空設計師隊伍的火車,從瀋陽緩緩駛向了成都。那顛簸難眠的幾天幾夜,看似漫長,卻因為帶著堅定和期待轉瞬而過;何其平凡,卻映出了中國戰機五十年的沉浮:來時路漫漫,不言歸期;一朝鷹擊上長空,鵬程萬里。

  後來的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有了先進的條件、完備的設施,有了能夠進行世界最先進戰鬥機技術研究的部門;

  當時的他們,卻只有一個代號,611。 

  原611所的副總設計師謝品告訴我們,他們到了之後,房子不夠,所有的飛機設計人員就要自己蓋房子,自己種水稻、種油菜,甚至還要挑糞施肥。

  後來的他們,是國之驕子,是民族棟樑;

  當時的他們,在受限的條件下也不得不飽嘗失敗的苦澀。

  殲-9,是當時“611”所提出的一個自主創新的戰鬥機方案,有了它,我們足以和世界航空強國的戰機相抗衡。 

  與之對應的,卻是極端簡陋的研製手段。 

  這把珍藏在成都三線博物館裏的計算尺,現在幾乎已經絕跡。但在當時,它卻是飛機設計師們最常用的裝備。計算尺上這些密密麻麻的刻度,一點一滴地丈量出我國戰鬥機發展的腳步。

  落後的條件和過高的研製難度,讓殲-9的研製最終失敗,我們也只能借由上面圖中的那個小小的模型,來想像它飛上藍天的樣子。 

  這些不服輸的“天才們”沒有停下腳步,他們在懸而未決的未來面前,選擇了先做好自己,不斷探索完善技術儲備和研究,期待著哪一天,厚積而薄發。

  “天必將降大任到我們肩上。”謝老先生帶著微笑跟我們説了這一句話,他表情輕鬆,我們的內心卻無比震撼。

  那是走過所有低谷和困苦後的堅定與淡然。告訴世界,我們從來沒有放棄過。

  1982年,這個天降大任終於來了。謝品接到了去北京參加新型國産戰鬥機評審會的通知,不過只是讓他們作為參與者,聽聽其他兄弟單位的彙報。

  但已經有了足夠儲備的611所,不願停留在旁觀者的角色。他們趕赴北京,竭力爭取,終於得到了一個彙報自己設計方案的機會,雖然只是在第二天評審會休息的間隙,而且只有短短的十幾分鐘。

  就是這短短的十幾分鐘,改變了我國第三代戰鬥機的發展方向。此後,經過多次反覆的評審和論證,由611所牽頭的設計方案終成正果。

  1986年,方案正式立項,開始研製,代號“10號工程”。  

  沒錯,“10號工程”,一個劃時代的偉大代號; 

  它帶來的戰機,在今天被叫做“殲-10”。 

  殲-10,作為戰鷹家族中劃時代的機型,不僅使我國有了第一款自主研發的第三代戰機,更是開拓了一套完整獨立的戰鬥機研發體系。

  殲-10飛機系列改進型總設計師楊偉院士説:殲-10的問世,探索出了一條使我國戰鬥機發展能夠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邁進的光明大道

  所謂“必然王國”,就是別人做什麼,我們只能跟著做;而今天,“自由王國”,是我們想怎麼幹,就怎麼幹。

  如今,中國的藍天上已經翱翔著世界一流的戰鷹; 

  可你是否還記得那改變歷史的十幾分鐘, 

  和十幾分鐘背後十幾年的砥礪奮鬥? 

  是否還記得這些投身“三線”的航空人, 

  記得他們的義無反顧,和他們留下的全部青春? 

  如果歷史不曾開口親自講述,你是否願意,跟我們一起,停下來回回頭, 

  重新走過這一路, 

  我們不是為了懷舊,而是為了記得。 

  (央視記者 李廈)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