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家國網聚·網絡旺年】快看,2018中國人一年的福氣都在這里了!

2018-02-11 23:26:00
來源:中安在線
字號

  地鐵里,他緊扶住輪椅,直到殘疾乘客下車;公路上,他奮力掰開破碎的車窗,不顧雙手已被割破;暴雨的街頭,他徒手清理下水道,被雨水澆透...他們,是我們身邊素不相識的陌生人,他們,雖平凡卻溫暖了我們——我們的城市有高度,有速度,更要有溫度,期待新一年的我們都有一份屬于自己的溫暖,也不吝惜將這份溫暖傳遞給他人,更期待這份溫暖能抵達你我的心底,成為我們大步向前的力量。?

  >>老伴離世後,鄭壽天每天都來醫院尋找他的愛人。面對執著的老人,醫護人員集體陪他“演戲”,“我們怕他傷心,陪他一起找,過會兒他會回去。”

  【網友說】:“也許全世界我也可以忘記,就是不願意失去你的消息,你掌心的痣,我總記得在那里”。

  >>10月,蕪湖90後交警翟羽佳正冒雨疏導交通時,一輛轎車開到他身邊,從車窗拋出一把雨傘後離開。

  【網友說】:“就算大雨讓整座城市傾倒,我會給你懷抱”

  >>近日,南京大雪,一粥店收到一張特別的外賣訂單,有客人點了幾十份熱粥外賣,備注送給沿路的環衛工人。

  【網友說】:這世界從不缺少愛,總有人偷偷愛你。

  無論是發著高燒仍毫不猶豫救起溺水幼童的初三學生鄭志田,還是不顧安危拼命奪刀救下陌生人的周惠母子。無論是駕車追匪18公里,幫助警方救出被綁女孩的敬皓,還是“百米衝刺”救出數名落水乘客卻婉拒獎金的“吊車哥”……2017年,勇氣與我們一路同行。為了讓這一顆顆“勇敢的心”不受傷害,更有底氣,民法總則草案三改“好人法”條款,規定只要是見義勇,一律不擔責。

  【網友說】:每個人對勇氣和勇敢的理解都不同。勇氣不止關乎膽量,還有關奉獻與犧牲,是危機時刻做出的選擇,是面對還是逃避,是利他還是利己。對每個人生活中小小的勇氣的呵護和鼓勵,就能夠匯聚成民族堅強的性格和品質。見義勇為,救人危難,是國人皆推崇的美德,見義勇為免責,是對勇敢的褒獎、對勇氣的鼓勵,以法治保護這一優良傳統,就是對有勇氣之人的負責。當英雄沒有了後顧之憂,才能義無反顧。

  見義勇為是一種勇氣,直面生活,直面痛苦更是一種勇氣,拾荒8年,替跑路老板償還大部分債務的蕪湖老人代傳華說:“要挺著胸往前走,見事往後退,那咋行?”實名公開舉報教授性侵的女博士羅茜茜說:“我們要勇敢地站出來,說No!”紀錄片《三十二》,受過諸多不幸的奶奶說:“這世界真好,吃野東西也要留出這條命來看。”

  【網友說】:每一段痛苦的回憶,每一段艱難的人生,都不能抹殺他們向往美好生活的勇氣。痛苦不是生命的全部,仇恨、恐懼、誤解更沒有擊垮他們,一代又一代人的堅韌,活出了生活最真實的樣子。正如李克強總理所言:“中國人民有勇氣、有智慧、有能力戰勝任何艱難險阻”,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對戰爭、暴力的抗爭是一種勇氣,直面社會醜惡現象、不正之風和追求公平正義也是一種勇氣,無論是對歷史的回望還是對社會良知的呼喚,都體現了國人對正義的追尋和渴望,向著光明,勇敢前行。

[責任編輯:張麗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