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鄉村振興舉什麼旗走什麼路(政策解讀聚焦中央一號文件②)

2018-02-06 09:51: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解讀人:中央一號文件起草組成員 趙 陽 王 賓 陳春良 高 楊 採訪人:本報記者 高雲才 常 欽

  “土地延包30年,俺們村已經完成了承包地確權,今年還要搞宅基地確權,心裏就是踏實。”山東省汶上縣義橋鎮唐莊村村民周長科這樣説。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譜寫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作了全面部署,億萬農民充滿新期待。

  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在農村,最大的潛力和後勁也在農村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是新時代推進“三農”工作的新旗幟。新旗幟,新在哪兒?

  新在系統化治理,五位一體全面推進。中央一號文件突出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加快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新在四梁八柱,推進力度空前。一個規劃、一項條例、一部法律,是實施鄉村振興的政治保證、制度保證。黨領導鄉村振興,要建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責任制,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抓緊制定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抓緊研究制定鄉村振興法,研究制定中國共産黨農村工作條例。

  新在奮鬥目標明確,一張藍圖幹到底。中央一號文件明確: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

  如期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並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在農村,最大的潛力和後勁也在農村。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中央著眼“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導向和農業農村短板的問題導向作出的重大戰略安排。

  銜接落實好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的政策,農民吃上長效“定心丸”

  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必須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共同富裕之路、品質興農之路、鄉村綠色發展之路、鄉村文化興盛之路、鄉村善治之路、中國特色減貧之路。

  重塑城鄉關係,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農村,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蓋、普惠共用、城鄉一體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要堅決破除體制機制弊端,疏通資本、智力、技術、管理下鄉渠道,加快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