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合力攻堅 保衛藍天——冀豫魯晉等地大氣污染防治採訪記

2018-02-05 10:41: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本報記者 劉 毅 孫秀艷 寇江澤 趙貝佳

  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部署和領導下,2013年,國務院印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消除人民群眾“心肺之患”的藍天保衛戰全面打響。

  “大氣十條”實施4年多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紮實工作、攻堅克難,大氣污染防治行動取得顯著成效,空氣品質明顯好轉,全面實現“大氣十條”確定的各項目標,向人民群眾交出了合格答卷。頭頂上一年一年多起來的藍天,來之不易。

  “大氣十條”收官之際,本報記者近日深入治霾主戰場,探訪大氣污染防治進展。在治污攻堅戰的火熱實踐中,我們看到了黨中央、國務院治理大氣污染、讓人民群眾呼吸清新空氣的堅定決心,看到了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做的大量工作和取得的良好效果。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打贏藍天保衛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污染防治攻堅,重點是打贏藍天保衛戰。目標非常明確,關鍵在於行動。讓我們共同奮鬥,收穫更多的藍天幸福感!

  ——編 者

  2013年9月,國務院發佈實施“大氣十條”。一場艱苦卓絕、影響深遠的藍天保衛戰,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全面打響。

  4年多來,大氣污染防治取得了哪些進展和成效?面臨哪些困難和問題?“大氣十條”收官之際,本報記者赴河北滄州、河南安陽、山東德州、山西太原等地深入探訪。這些城市是治霾攻堅主戰場,去年被列入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上的“2+26”城市。

  領導幹部切實繃緊了環保這根弦

  各地黨委政府貫徹綠色發展理念的主動性顯著增強

  安陽市公安局的工作人員發現,如今要見他們的局長一面,很不容易。

  安陽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戚紹斌,大部分時間都在環保局辦公。他分管環保,市裏的環境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辦公室,就設在環保局。“我80%的精力在抓環保。”戚紹斌對記者説。

  記者在安陽採訪期間,正趕上一次重污染天氣過程持續並加重,灰濛濛的霧霾籠罩大地。1月16日零時,安陽將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應急響應升級為紅色。全市1394家涉氣企業,只允許65家生産。當天晚上,市委書記李公樂坐鎮指揮,市長王新偉和戚紹斌現場督查排污企業,直到淩晨4點多鐘,這次重污染過程的高峰過去,他們才松了一口氣。當晚,安陽市區5個空氣品質監測站點,沒有出現空氣品質指數“爆表”現象。

  對治霾不力的後果,安陽有著切膚之痛。2014年11月,環保部華北環保督查中心就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約談了安陽市政府主要領導。2015年6月,環保部發佈通知,解除了對安陽市大氣污染問題的掛牌督辦。安陽從此一微克一微克地“摳”PM2.5,環保成為領導幹部們繃得最緊的一根弦。

  “大氣十條”實施以來,各省(區、市)制定實施方案,細化分解任務,層層壓實責任。各有關部門分工負責、密切配合。通過動真碰硬的中央環保督察等有力舉措,層層傳導壓力。

  記者在各地採訪時了解到,如今,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得到有效落實,各地貫徹綠色發展理念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顯著增強,忽視生態環境保護的狀況明顯改變。“黨政領導重視、各部門各單位齊抓共管的治理格局,初步建立起來了。”河南安陽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環保局局長郭虎江説。

  前幾年冬季,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重污染天氣頻發,影響了公眾對全年空氣品質改善的感受,成為大氣污染防治的焦點和難點。2016年底到2017年初的所謂“跨年霾”,甚至讓一些人對“大氣十條”實施效果産生懷疑。

  聯手向污染頑敵宣戰。2017年8月,環保部、國家發改委等10部門聯合京津冀、山東、山西、河南等6省(市)政府,發佈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這份長達143頁的行動方案,為“2+26”城市一一制定了詳細“作戰計劃”。此外,還制定了強化督查、巡查、專項督察、量化問責、資訊公開、宣傳報道等6個配套方案,打出了“1+6”的強力“組合拳”。

  壓力迅速傳導,攻堅行動戰果明顯。“組合拳很管用。例如,重污染天氣的預警級別提升一級,由環保部統一下調度令等等。”太原市環保局局長竇力奮對記者説,“去年10月到今年1月15日,太原重污染天氣總共只出現7天,同比減少23天,下降77%,而且污染峰值顯著降低。老百姓對空氣品質改善,有強烈的獲得感。”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