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高品質發展階段,企業應該怎樣幹?

2018-02-01 15:1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號

  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這一轉變對於企業來説意味著什麼?新時代企業將面臨怎樣的機遇與挑戰,又該如何應對?在1月28日召開的第十六屆中國企業發展高層論壇上,與會專家學者和企業家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增強高品質發展的自覺性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軍擴認為,黨中央關於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品質發展的重大判斷和所提出的明確要求,不僅是政府做好宏觀經濟決策的基本遵循,對企業的戰略制定和微觀決策也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張軍擴指出,要進一步深刻認識轉向高品質發展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增強行動的自覺性。改革開放以來,在長達三十多年的時間裏,我國經濟實現了接近10%的平均增速,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高速度的增長,主要是由於我國處在由低收入向中等收入轉變的發展階段,發展水準比較低,後發優勢比較顯著。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變化,目前這些優勢有的已經大大減弱,有的已經不復存在,有的甚至已經成為了發展制約因素。傳統的發展模式已經走到了盡頭,如果不能更新比較優勢、再造發展動力,我們的競爭力就會弱化,發展進程就會受阻。

  “創新比較優勢、再造發展動力的關鍵,就是要通過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促進經濟結構提升,提高發展品質和效益,除此別無他途。對國家發展是如此,對企業發展更是如此。”張軍擴説。

  “國內國際經濟向好發展往往具有一定的慣性,這其中蘊藏著巨大的商機。所以我們非常願意看到,也希望企業和地方能夠抓住機遇、推動發展。”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韓文秀指出,機遇並不是永遠擺在那裏供隨時取捨的,而是有一個窗口期。很多機遇稍縱即逝,一定要珍惜機遇、抓住機遇、用好機遇,特別是要把機遇轉化為現實的發展動力、效益和品質。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雲春指出,當前我國進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社會的主要矛盾轉換為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充分、不平衡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就要求企業更加自覺地貫徹新的發展理念,更加積極全面餞行包括經濟責任、法律責任、環境責任、道義責任在內的社會責任,特別是在生産更多的優質産品,提供更多的優質服務方面下更大功夫。

  “18年的發展歷程中,我們深刻認識到只有緊握時代脈搏、不斷求變創新,才能持續提升企業的價值和社會價值。”中國行動通訊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裁沙躍家表示,中國移動將在加快新一代資訊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普惠便捷的基礎連接服務,推動數字化利用服務創新三方面持續努力,助力資訊化驅動現代化的發展大局,促進中國從網路大國向網路強國轉變。

  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

  張軍擴指出,要進一步明確推進高品質發展的重點領域和主攻方向。轉向高品質發展對廣大企業既是挑戰,也是重要機遇。

  一是要大力發展新技術、新産品、新業態。我國發展階段轉變正趕上新一輪的技術革命,這為我國廣大企業通過發展新技術、新業態、新産品、提升發展品質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與世界上其他發展中國家相比,我國在創新發展方面具有諸多明顯的優勢。

  二是要大力提升我國傳統製造業的品質水準。目前我國已經成為製造業大國,但還不是製造業強國,其中的短板除技術水準之外,關鍵還在於總體而言我國製造業産品的品質檔次、安全標準還不夠高。沒有夕陽的産業,只有夕陽的技術、産品和企業。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不僅大有可為,而且前景廣闊。

  三是要大力提升服務業的品質水準。以生活性服務業為例,近年來隨著我國發展水準的提升,居民在旅遊觀光、休閒康養、家政服務、文化體育等方面的需求越來越大,不僅成為了居民消費升級的增長點和亮點,也成為了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動能。由於這些領域在服務品質、安全標準方面良莠不齊、問題頻出,不僅嚴重打擊了國內消費者的信心,也對相關産業的發展形成了嚴重的制約。

  四是要大力促進綠色發展。對企業而言,一方面要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的理念,堅定不移地走綠色、低碳、迴圈的發展道路,通過技術創新、流程創新和管理創新,不僅使企業産品服務嚴格達到國家各類品質安全環保標準,而且要以此獲得新的競爭優勢。另一方面也要按照國家生態環境治理的需要,充分挖掘和抓住市場機遇,大力發展相關環保産業,打造新的增長點和競爭優勢。

  國務院國資委監事會原主席季曉南強調,在新的時代,推進開放式創新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我們的比較優勢正在發生著深刻轉換,傳統的勞動力數量優勢、低成本優勢正在快速喪失,但人力資源、産業配套能力基礎設施等新優勢越來越重要。要把這些新的優勢轉換成參與全球競爭的優勢,就需要我們來開展創新。這個創新,是用全球的視野,用全球的資源,面向全球的市場來開展的創新。

  “我們生活在一個全球化時代,我們面臨的新技術革命的浪潮本身就是席捲全球、席捲全人類,我們很難想像在新技術革命的背景下,還可以市場分割。”隆國強指出,開放式創新還要把“引進來”和“走出去”有機結合起來,主動整合全球的資源,開展創新型的研發活動。

  “未來中國的産業能不能留在中國,我們的企業能不能繼續在中國生産,説到底就是勞動生産率要不斷提高。勞動生産率要跟我們的工資賽跑,勞動生産率提高的速度要打破工資增長的速度,才能夠讓我們的企業有生産的優勢。”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指出,新征程、新機遇、新思路。對企業而言,“新征程”就是要求企業必須要升級,研發要升級、勞動力素質也要升級。“新機遇”在於,我們的勞動力、土地、環境排污費相對貴了,但是技術相對便宜了。“新思路”則是,企業家要有全球視野,到國外去尋寶採藥,缺什麼補什麼、補什麼找什麼。

  進一步弘揚企業家精神

  “企業能否真正實現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從單個企業來講,其內部的理念轉變、管理創新、技術創新等是必不可少的。而對國家整體而言,最為關鍵的是要創造一個良好的、有利於企業轉型升級與創新發展的體制和政策環境。”張軍擴認為,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一個比較好的有利於企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的體制和政策環境,經濟轉向高品質發展也呈現出了比較好的勢頭。從進一步完善政策制度環境的角度來看,還要在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方面進一步下功夫。

  張軍擴建議,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減少對經濟活動的直接干預;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及時更新和提高環境、品質、安全標準,並嚴格執行;進一步採取措施改善市場秩序,為優質優價、優勝劣汰創造有利的市場環境;進一步完善促進創新發展的制度環境,包括智慧財産權保護制度,鼓勵科研創新的科研管理制度,鼓勵成果轉化的期權股權激勵制度、政府採購制度以及鼓勵創新的監管制度等,並進一步深化重點領域的改革。

  韓文秀指出,要在進一步簡政放權、減稅降稅上下功夫、求實效。今年還要繼續減稅,為實體經濟的發展,特別是中小型企業和科技型企業減輕負擔。同時減輕非稅的負擔,包括用改革的辦法降低企業用能和物流的成本,繼續推動網路提速降費,建立速度更快、收費更低的資訊高速公路。

  他強調,要努力為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內資企業和外資企業創造公平競爭、八仙過海、各顯身手的廣闊舞臺和優越營商環境。

  “弘揚企業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對於新時代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全國政協副主席馬培華指出,要營造依法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的法制環境,促進企業家公平競爭、誠信經營的市場環境,尊重和激勵企業家幹事創業的社會氛圍。無論對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而言,都需要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加強對企業家的優質高效務實服務,加強對優秀企業家的培育,加強黨對企業家隊伍建設的引導,更好地發揮企業家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在國務院國資委監事會原主席季曉南看來,現代的企業家既要有創造性精神,要有顛覆性,敢於挑戰現有權威,為人類更多地進行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模式創新。同時還要有強烈的責任感,這也是企業家精神不可或缺的。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何德旭表示,要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大力發展直接融資,調整間接融資的結構,開發出適應實體經濟需要的金融産品、金融技術,為實體經濟提供更多、更好、更新的金融服務。同時,企業家也要擁抱金融,更好地運用金融手段,發揮金融對企業發展的重要作用。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熊麗 

[責任編輯:葛新燕]